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易错题集(十) 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试卷更新日期:2017-03-28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1984年,撒切尔夫人对企业领袖说,“我任职只有一个意图:改变英国,从依赖他人转为自力更生。从‘拿来给我’的国家变为‘自己动手’……而不是等着东西掉到我们手上的国家”。撒切尔夫人意在(  )

    A、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B、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C、出售大型国有企业 D、加大经济干预力度
  • 2. 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建立“福利国家” D、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 3. 1936年6月,美国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28%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大成就”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3%的人认为新政“最差表现”也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下列对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主要指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②新政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争议 ③争议源于不同阶层自身的利益和认知水平 ④新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使美国彻底摆脱了危机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4. 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机器已平均使用了20年,而美国大多数工业设备的使用还不到5年;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这反映出(  )

    A、法美两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存在根本差异 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已经显露端倪 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差距明显 D、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的必由之路
  • 5. 英国学者约翰·凯伊在分析西欧经济时指出,“全球化”一词在1990年取代“民营化”成为经济改革的标语。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欧(  )

    A、经济已经逐步走出滞胀 B、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 C、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 D、各国转而采用贸易保护政策
  • 6. 《俄国史》载,20世纪20年代,“社会主义商店”虽然享有政府的优惠待遇和较低价格,但常被人认为“不如私人商店”。因为私人商店一般能提供更快捷、更舒适的服务和较好的质量及较多的品种。这表明(  )

    A、新经济政策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市场竞争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 D、经济状况的恶化催生了新经济政策
  • 7. “他们对苏联这项事业先表示怀疑,后表示兴趣。但他们仍对苏联人缺乏自由、住屋糟糕、消费品匮乏感到震惊,不过他们也同意这项事业让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极大的贡献。”“这项事业”应该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的运动 D、五年计划的实行
  • 8. 1970年5月,苏共中央决定化学、石油、煤炭工业实行“部—工业联合公司—企业”三级管理体制,取消局,消灭了多级制,使生产经营的问题直接集中到企业和公司解决。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

    A、  扩大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B、局部调整斯大林体制 C、将国家计划与企业自主相结合           D、注重运用价值规律
  • 9. 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因为“(苏联)共产党经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一折腾,就进一步丧失了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至此,能够抵抗国家离心力的凝聚力量已丧失殆尽”。据此判断,苏联共产党“进一步丧失了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的原因是戈尔巴乔夫(  )

    A、经济改革成效不佳 B、签署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C、主动放弃与美国争霸 D、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
  • 10. 1932~1933年,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发生严重的大饥荒。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  工业化运动的开展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农业全盘集体化 D、新经济政策
  • 11. 1928年,美国迪斯尼创造了“足智多谋”的卡通形象“米老鼠”,而20世纪30年代,“米老鼠”已经逐步让位于迪斯尼后来创造的另一个卡通形象“唐老鸭”。据称,因为唐老鸭那呱呱乱叫的恐慌比米老鼠厚脸皮的个人主义更接近于时代精神。这一现象(  )

    A、 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 B、体现了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C、说明了新政对美国自由主义的威胁 D、表明了美国繁荣假象的幻灭
  • 12. 下表是美国总统胡佛任期内采取的主要措施。这些措施反映出 (  )

    时间

    措施

    1932年1月

    签署联邦土地银行法,用以扩大富有农场主的救援

    1932年7月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

    1932年8月

    签署紧急救济和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1932年12月

    要求国会通过一项调整耕地面积的法令

    A、胡佛并非国家干预经济的坚决反对者 B、美国已经大规模对经济进行干预 C、美国已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胡佛对美国经济走势有精准预测
  • 13.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二十多年的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世界工业和世界贸易分别以5.6%和7.3%的前所未有的增长率增长,促成这一繁荣状况的因素包括(  )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福利国家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 ④“冷战”期间武器购买力的增长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14. 霍布斯鲍姆把1914~1991年这一时期定义为“极端的年代”,他认为经历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之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这些经济上的“改革与重组”的共同之处是(  )

    A、奉行凯恩斯主义 B、适当减少国家干预经济 C、发展“混合经济” D、发展新经济
  • 15.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曾尝试“直接过渡到纯粹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粹社会主义的分配”。结果,这一尝试(  )

    A、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B、有效地巩固了工农联盟 C、导致新经济政策被废止 D、迅速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16. 苏俄实行的粮食税,就是国家用税收的方式向农民索取粮食。但是用这种方式取得的粮食,连勉强维持军队和工业企业都不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列宁的做法是(  )

    A、增加粮食税税额 B、借助商品交换手段 C、大力推动农业集体化 D、恢复余粮收集制
  • 17. 戈尔巴乔夫曾说:“他是改革的先驱者。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进程。他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失掉了声誉。”戈尔巴乔夫评价的是(  )

    A、列宁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罗斯福
  • 18. “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  )

    A、着力于批判个人崇拜 B、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 C、偏离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全盘否定了斯大林
  • 19. 列宁《论粮食税》指出,粮食税,“是从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战争迫使我们所实行的特殊的‘战时共产主义’向正常的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过渡的一种形式”。这一论述表明,粮食税的实施(  )

    A、促使农业实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 B、有利于通过市场积累工业化资金 C、揭开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D、巩固了工农联盟,活跃了商品市场
  • 20. 俄共(布)代表大会通过一项重大决议,决议一经公布,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英法等国家认为:“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材料中的“这一招”是指(  )

    A、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B、准许美国人赴俄建厂 C、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D、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 21. “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1937年之前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苏联也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第三大工业国。”苏联取得工业成就的重要措施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重视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 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 22. 1965年10月,苏联政府通过《社会主义国营生产企业条例》,决定实施“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在经营和生产上的自主权,加强经济杠杆和物质刺激的作用,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新经济体制的实施(  )

    A、 是二十年代新经济政策的再现 B、反映出苏联效仿西方实行市场经济 C、说明苏联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D、丰富了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 23. 有学者研究指出,1929年~1938年,美国大部分商品滞销,但收音机的销售量却呈爆炸式增长。由此可以推理当时(  )

    A、民众闲暇时间大幅增加 B、电子产品不受危机影响 C、民众醉心于超前性消费 D、美国已经走出经济危机
  • 24. 当人们质疑罗斯福推出完全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所得税方案以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时,罗斯福说:“这些税从来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罗斯福这一论断是基于新政(  )

    A、推动了政府机构改革 B、开启资本主义新模式 C、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 25. “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无法穷尽的一个话题。……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罗斯福新政获得历史的青睐主要在于(  )

    A、捍卫了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 B、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模式 C、顺应了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要求 D、扩大了政府行政干预权力
  • 26.

    宣传画是“看得见”的历史。图一和图二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两者都(  )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C、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 27.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美国(  )

    A、  进入高速发展的“新经济”时代 B、实行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主张 C、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形成 D、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慢于同期的西欧日本
  • 2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中女性就业人数已经占工人总数的40~50%,而发展中国家只有20%,伊斯兰国家仅为10%,甚至更少。据此,正确的结论是(  )  

    A、  发达国家女性取得了与男性平等地位 B、性别平等程度与工业化进程相关 C、宗教是影响女性就业的主要因素 D、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高于伊斯兰国家
  • 29. 阅读《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了(  )

    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 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GNP年增长

    失业率

    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1968~1972年

    4.3%

    3.2%

    4.8%

    1973~1975年

    2.4%

    5.3%

    9.4%

    A、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 30. 如表美国三大产业占GDP比例统计表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0

    7.0%

    38.0%

    55.0%

    1980

    2.5%

    33.4%

    64.1%

    2006

    1.0%

    20.0%

    79.0%

    上表反映出(  )

    A、美国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的趋势 B、美国制造业的逐渐衰落 C、经济危机阻碍了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D、美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材料题

  • 31. 危机会对国家和民族带来冲击,面对危机的应对措施,是对人类政治智慧的考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罗斯福1938年谈到“新政”时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新政”作为挽救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救急药方,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1)、结合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有关史实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政治制度进行了怎样的调整。试举一例说明这些调整对战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影响。

  •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摘编自李克强《在上海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的讲话》

    运用中外近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所述政府职能与市场活力的关系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材料中所述政府职能与市场的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关系,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