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1)

试卷更新日期:2018-12-0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对《 饮酒(其五)》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 2. 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 3. 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饮酒》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 4. 对《 饮酒(其五)》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 5. 下面对《 饮酒(其五)》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和生话状况。 B、尽管没有车马的喧闹嘈杂,但仍有“采菊东篱下”的劳作烦忧。 C、诗中四句写景句子传神的描绘了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 D、全诗融说理、写景、抒情为一体,表现了诗人细微的内心感受。
  • 6. 对《 饮酒(其五)》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诗人弃官归隐之前写的一首诗。 B、“心远地自偏”句用得极好,它巧妙地道出作者此时的心境,想要离开喧闹的尘世,追求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 C、“采菊东篱下”写作者酷爱菊,常常在住处周围种上菊花,颇为后人称道。 D、全诗语言朴实含蓄,写得很有特色,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

二、按要求默写。

  • 7. 古诗《 饮酒(其五)》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
  • 8. 《 饮酒(其五)》一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
  • 9. 古诗《 饮酒(其五)》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是:
  • 10. 古诗《 饮酒(其五)》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
  • 11. 古诗《 饮酒(其五)》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 12. 古诗《 饮酒(其五)》寓情于景,道出了诗人隐居后欣慰之情的句子是:
  • 13. 《 饮酒(其五)》全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填原文)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 14. 《 饮酒(其五)》诗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明心情闲适,心志高远的诗句是:

三、赏析

  • 15. 古诗《 饮酒(其五)》的三,四句道出全文的主旨,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 16. 《 饮酒(其五)》全诗朴素而形象的表现了陶渊明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
  • 17. 前人评论《 饮酒(其五)》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 1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几句诗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 19. 阅读古诗《 饮酒(其五)》,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来。
  • 20. 陶渊明《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表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境?
  • 21. 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 饮酒(其五)  》中的句子作答。
  • 22. 阅读《春望》,回答问题
    (1)、诗中点明时间和地点的句子是
    (2)、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
    (3)、根据下文,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
    (4)、《春望》抒发了诗人的痛苦心情。
    (5)、“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
    (6)、“溅”“惊”是使动用法,意思是。颔联移情于花鸟,在景中寄予无限的伤感之情。
    (7)、颈联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人的心情。它能引起人的共鸣,成为千古名句。“连三月”写;“抵万金”言
    (8)、“搔”通过写出了诗人无法排解的之情。
    (9)、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 写到
    (10)、重点字词理解

    国:古义: , 诗中指。今义:。烽火: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诗中指

    抵(dǐ):。浑(hún):。胜:

    (11)、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 23. 阅读《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1)、词语积累:

    摧:。甲光:。甲,指

    金鳞开:。金:。角:。塞上燕脂凝夜紫:

    临:。霜重鼓寒:

    声不起:。玉龙:。君:

    (2)、本诗选自 , 作者(790~816),著名诗人,史称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 , 与并称唐代“三李”。李贺是中唐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3)、首联写景又写事:第一句运用和比喻,渲染一个“压”字,把敌军 , 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第二句写 , 借日光显示

    颔联从听觉和两方面渲染

    颈联写的场面。

    尾联引用写出将士

    (4)、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临易水”既表明 , 又暗示。接着描写: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
    (5)、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在 , 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 , 表现悲壮鏖战场面;一个在 , 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这首诗有鲜明的色彩,如 , 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6)、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战国时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他慷慨而歌:“
  • 24. 了解杜牧的《赤壁》,回答问题
    (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3)、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4)、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5)、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诗人杜牧和合称“小李杜”。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 25. 阅读《渔家傲》,回答问题
    (1)、从第三句中的“梦”字可以看出这首词描写梦境。开头两句描绘拂晓海上乘船的情景,景象:;感觉:;气势:
    (2)、第三句至第七句写诗人与天帝的问答。以此表现作者
    (3)、最后三句回答天帝的问话:“”,交代 , 借此表现诗人
    (4)、李清照是派的代表作家,但这首词的风格却十分
    (5)、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6)、本词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请结合词中写景的语句,简析本词意境和风格上的特色。
    (7)、“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9)、近代学者梁启超评价这首词曰“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请作具体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