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历史高二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5-09-1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框是2014年1月某大学知名教授的报告海报纲要,该报告主题最有可能是( )
①最强大的宣传媒体——电视
a.2013年6月8日《习奥庄园会晤谈什么》
b.2013年6月8日各地高考学子拜孔子的文化因素。
②强势的宣传媒体——互联网
网站/邮箱/博客/校友网
A、习近平、奥巴马会晤的全球影响力 B、孔子思想的强大现实价值 C、现代信息技术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D、电视与互联网的更替2. 英国学者巴雷特认为“因特网预示着巨大挑战,同时也预示着无限的机会。它给我们理想‘部族’带来了挑战,但也许能够帮助改变每一个国家的需求。法律、管理和文化构架允许我们控制并部分地利用这个工具。”下列与巴雷特的主张不符的是( )A、因特网推动全球化进程 B、因特网应受法律控制 C、因特网应立足部族化 D、因特网应受政府管控3. 2006年美国《时代》杂志曾经将“YOU”(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见下图),其封面注释:“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主要反映了( )A、《时代》杂志提倡个性自由 B、互联网取代传统交往方式 C、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 D、大众传媒控制信息时代4. 2010年11月,即时通信软件“QQ”与360安全卫士展开了一场铺天盖地的网络大战,引发了人们对网络安全的思考。亿万网民纷纷参与其中,各说各话。对此的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网络对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B、国家应加强网络安全的监管 C、网络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D、网民应该集体抵制交战双方5. 当进入20世纪50年代末,计算机的出现和逐步普及,把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步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互联网技术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 )①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②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
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④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6. 2009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做客中国政府网,与网民就教育、医疗、就业、金融危机、反腐等各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内容进行了在线交流。总理提出“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关于这一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①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 ②网络成为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
③网络成为推进民主发展的渠道之一 ④网络民主已经成为主流民主形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7. 社交网站脸谱网(Facebook)总裁扎克伯格说:“接受网络自由之利,就要接受其弊。”下列现象能够印证扎克伯格观点的是( )A、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一样普及 B、美国政府为维护反盗版法关闭文件分享网站Megaupload C、“@”只是一个小发明,但对整个世界来讲,则无疑是伟大的 D、信息和知识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产8.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 )A、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 B、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 C、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 D、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论语》终究还是《论语》9. 20世纪五十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 )A、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10.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肖恩·马洛克曾经说:“因特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因特网能够使信息的及时反馈得到实现 B、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所需要的资料 C、因特网具有其他三大媒介的传播功能 D、电脑可以代替人脑11. 淘宝商城透露,在刚过去的24小时里,“2012年双11网购狂欢”支付宝交易额达到33.6亿元。由此可见,互联网( )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②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方式
③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 ④促进了传统商业模式的革新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2. 2009年7月,在百度贴吧里,一个只有标题“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没有任何内容的贴子,在短短一天内迅速成为网络第一神帖,点击数百万次,回帖数十万条,引发了一场网友们纷纷参与的网络集体大狂欢。同时,与其意思相似的流行语开始大行其道。祖国60周年大庆,有网友就打出了“台湾,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口号,得到了普遍认同。由此可见,网络传媒( )①具有迅速传递信息的作用 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④决定了社会的舆论导向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3. 2011年,随着日本近海发生强烈地震,“在地震中毁坏的日本核电站所产生的核辐射将到中国”、“食盐能防止核辐射”等不实消息在网上广为传播,短期内给不少地区居民生活带来不良影响。这说明( )A、垃圾信息在网上泛滥 B、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的现象严重 C、信息时代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 D、网络使社会动荡不安14. 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科学技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有的领域,这种发展甚至与当代的社会伦理观念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在你看来,在如下哪一领域中,科学与伦理的冲突最突出( )A、航空航天技术 B、生物工程技术 C、原子能的利用 D、网络信息技术15. 20世纪70年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①化学领域技术的进步 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③宗教迷信的束缚被打破 ④完成了对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初步分析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6. 航天飞机的出现,是宇航事业的又一个里程碑。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是在( )A、1957年 B、1961年 C、1969年 D、1981年17. 航空航天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下列成就由美国率先取得的是( )①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②人类第一次登月
③第一次载人太空航行 ④第一架航天飞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8. 下列高新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国际互联网问世②分子生物学兴起③生物工程技术正式形成④“登月计划”正式启动⑤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投放市场⑥加加林飞上太空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②④⑥⑤ C、②⑥①③④⑤ D、②③①⑥⑤④19. 目前,农业、医学等行业能够生产出生物制品,主要得益于( )A、克隆技术的不断成熟 B、计算机应用领域扩大 C、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 D、转基因技术广泛应用20. 世界大国普遍重视发展航天技术,下表反映了20世纪50~70年代这一领域的重大成果。年份
1957
1961
1969
1970
1971
国家
苏联
苏联
美国
中国
苏联
成果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第一艘载人飞船
宇宙员第一次登上月球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第一个空间站
上述成果表明了当时( )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②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上处于领先状态 ③中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奋起直追 ④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国力大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来自CNNIC和JPMorgan的数据显示,2009年6月,中国互联网用户将达到3.38亿,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将达到23.8%。
——中新网
材料二
材料三 国务院新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部、工商总局、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七部门于2009年1月5日上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在全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Google、百度、新浪、腾讯等19家网站被曝光批评。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结合材料二中的图片,分析网络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3)、结合材料三,根据所学知识请你为解决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22.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 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我们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动力。材料一 1969年,美国国防部为了能在核战争爆发时保障军队内部的通讯联络,建立了由4台计算机互联而成的实验性分组交换网络──阿帕网。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了一个名为NSFnet的高速信息网络,取代阿帕网成为互联网的主干网,并向全社会开放,使互联网进入以资源共享为中心的服务阶段。1991年,欧洲核子物理中心 发明了用超文本链接网页的环球网(Word Wide Web,缩写为WWW),也称为“万维网”,从而创造了全新的文献检索和查阅方法,使得互联网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库。
──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指出计算机网络出现的直接原因,并概括其发展过程。(2)、你从材料二中可以得出哪些重要信息?(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23. 科学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根据相关知识回答:材料一 阅读下图
材料二 2007年,日本的“月神号”和中国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2008年美国“月球探测轨道器”和印度“月船一号”月球探测卫星计划发射;2010年美国的月球软着陆器、2012年中国的软着陆器和月球车也在发射计划之中。
(1)、20世纪60年代,苏联人和美国人先后进入太空,而中国却在这方面相对滞后。简述中国“滞后”的原因。(2)、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航天技术迅速发展,简要分析其原因。24.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结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读图
材料二:二战期间和战后出现的新兴科学技术
时间
国家
新科学技术
时间
国家
新科学技术
1945
美国
原子弹爆炸
1969
美国
“阿波罗11号”登月
1946
美国
电子计算机诞生
1972
美国
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
1947
美国
晶体管问世
1977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
1954
苏联
第一座核电站建成
1981
美国
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
1957
苏联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1997
英国
利用体细胞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
1960
美国
激光器出现
1999
美国
首次成功制造出人工DNA分子
回答:
(1)、材料一中所示两个科技中心分别是指什么国家?这些科技成果的外传或扩展对世界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科技中心在哪个国家?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瑞典《Post Och Inrikes报》是世界上仍在出版的最古老报纸。这家报社2006年12月29日在其网站宣布,报纸2007年1月1日起停印,将来只在网络上发行。从明年1月1日开始,这份报纸的信息将公布在瑞典公司注册办公室的网站上。办公室负责人罗兰·霍格隆德说,这一步具有积极意义。
材料二 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是网民。2006年年初接任《时代》周刊执行总编辑的施滕格尔说:“我愿意看到年度人物是一个人,今年的年度人物确实是一个人,不是计算机或者类似的东西。我们只是感到没有哪一个个人可以代表这一现象!”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读出的信息有哪些?(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印刷术的发明在当时具有怎样的意义。(3)、“网民”成为美国颇具影响力的《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网络对社会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4)、请你就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拟定一篇小论文的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