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历史高二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5-09-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到海王星确实存在的准确性 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发现了能量辐射的基本运动原则
  • 2. 美国宇宙学家保罗·戴维斯曾说:“生命由原子造就,而原子是按照量子机制行事的。”“生命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一些量子的‘把戏’,如果这样做能够赋予它优势的话。”从中可知,其认为(    )
    A、生命进化是量子“把戏”的结果 B、量子理论可能适用于生命科学研究 C、生命进化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程 D、量子机制赋予了生命进化的优势
  • 3. 关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可以借用模型说明。假如两个质量很大的钢球它们相互接近,其原因:牛顿认为是引力作用;爱因斯坦认为两个钢球没有时周围的时空犹如一张拉平的网,两个钢球出现后把这张时空网压弯了,于是两个钢球就沿着弯曲的网滚到一起来了。相对论对科学理论的发展是(    )
    A、物体的运动必须借助外力 B、时间和空间与物体的运动密切相关 C、实验是科学的主要途径 D、否定了“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
  • 4. 历史学家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存《世界:一部历史》中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革新了传统的物理学,改变了大多数接受过教育的人对宇宙的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打破了人们对绝对时空观的认识 B、相对论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 C、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D、辐射是由具有能量的量子来实现的
  • 5. 普朗克年轻时曾向他的老师表示,要献身于理论物理学。老师劝他说:“年轻人,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了,将一生献给这门学科,太可惜了。”普朗克打破该看法的成就是( )
    A、万有引力定律发现 B、量子理论的提出 C、电力的发明与应用 D、牛顿力学的发现
  • 6. 美国科幻大片《星际穿越》中出现了“虫洞”“黑洞”“时间膨胀”“五维空间”等科学概念,让很多人大呼“烧脑”。下列与“时间膨胀”有关的理论是(    )
    A、牛顿力学反映的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 B、广义相对论阐述的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 C、爱因斯坦在光速不变原理的基础上创立的狭义相对论 D、相对论中空间和时间的尺度随着观察者速度的改变而改变
  • 7.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近日在中山大学说:上世纪20年代物理学“遍地黄金”,爱因斯坦26岁时一年写出三篇震惊世界的文章,“因为物理学几大原则问题正在等待破解”。爱因斯坦破解的“黄金”及其作用是(    )
    A、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 B、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相对时空观 C、经典力学体系、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论 D、量子论、对微观世界认识取得革命性变化
  • 8. 1922年12月,一部名为《爱之光》的剧本基本剧情是:一位科学博士以前认为,时间先生和空间小姐毫无联系、相对独立,所以在科学研究中遇到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一天,光之神给他带来了重要灵感。最后,科学博士摘下了他的“有色眼镜”,明白了时间先生和空间小姐的本质联系。该剧情反映的科学成就(    )
    A、说明了物体的颜色形成原理,奠定近代光谱学的基础 B、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C、成为天文学上的基础定律,可以解释潮汐现象 D、是原子能科学、宇宙航行等科学的理论基础
  • 9. “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文中的 “这一发现”是指        (  )
    A、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量子论 D、互联网
  • 10. 下图为1958年纪念普朗克诞生l00周年发行的邮票。有人说:“普朗克的量子理论成为现代物理学的第一章,也是最基本的一章。”普朗克的量子论对现代物理学的贡献不包括(    )

    A、证明了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B、揭示了宏观世界的物体低速运动规律 C、为现代科技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D、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 11. “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钟,分别放在地球的北极和赤道上。由于地球自转的缘故,赤道上的钟会比北极的钟走得慢一些。计算表明:当速度增大时,时间将会变慢;当速度达到光速时,时间也就停止。”这一理论(    )
    A、证明了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的正确性 B、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力学体系 C、开创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D、否定了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 12. “能量子钻进物体的表面层……把它的全部能量给予了单个电子……一个在物体内部具有动能的电子当它到达物体表面时已经失去了它的一部分能量。”上述“理论”诞生。的主要意义在于(    )
    A、首次将人类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用科学方法精准描述宇宙运行规律 C、解决了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问题 D、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开始深入到微观世界
  • 13. 下列关于爱因斯坦的成就表述有误的是(   )

    A、狭义相对论的提出验证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 B、广义相对论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C、对光电效应的研究推动了量子力学发展 D、在宇宙学、统一场论等物理学的其他领域也取得重大成果
  • 14. “黑体(能全部吸收外来辐射能的物体)腔壁由无数能量不连续的带电谐振子组成,它们所带的能量是一个最小能量单元的整倍数,这些带电谐振子通过吸收和辐射电磁波,与腔内辐射场交换能量。”下列与这一理论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B、与“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基本一致 C、时空的性质跟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有关 D、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典力学对微观世界认识的不足
  • 15. 1911年4月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设想了一个实验:一对双胞胎,一个留在地球上,另一个乘坐火箭到太空旅行。飞行速度接近光速,在太空旅行的双胞胎中的一人回到地球时只不过两岁,而他的兄弟早已逝去了,因为地球上已经过了200年了,这就是著名的双生子佯谬。该设想的实验所质疑的理论是(    )
    A、牛顿经典力学 B、电磁感应 C、狭义相对论 D、量子力学
  • 16. 爱因斯坦超越了牛顿,取得了伟大的物理学研究成绩。这主要体现在他
    A、致力于防止核战争,为人类和平进步而呼吁 B、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文学艺术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C、首先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物理,奠定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向 D、认为时空的变化和时空结构同物质的运动和状态密不可分
  • 17. 电视连续剧《天仙配》有这样的情节:唐朝张百胜得道升天,而后他的年龄基本上是恒定的,七仙女亦然,永葆青春。假如此情境成立,其科学依据最有可能的是(    )
    A、相对论 B、量子论 C、转基因理论 D、进化论
  • 18. 作为20世纪初物理学界的年纪最大明星,它的悄然诞生说明世界不再是“连续的”。玻尔研究者戈革做了有趣的解释:“原子‘吃’辐射,它不是像吃牛奶那样地吃,而是像吃米粒那样地吃,每个饭粒就是食物的最小单位……”这个“年纪最大明星”是(    )
    A、自由落体定律 B、经典力学 C、量子论 D、相对论
  • 19. 该图是四十集香港电视连续剧《寻秦记》的男主角项少龙,他从21世纪穿越时空回到了秦朝统一前。为这种文学艺术表现手法提供科学依据的是(    )

    A、生物进化论 B、经典力学 C、相对论 D、量子论
  • 20. 下图是2009年10月1日国庆阅兵仪式44个地面方队中的“压轴”方队——核导弹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情景。这支诞生于1966年的第二炮兵部队,是新中国为应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被迫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中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核武器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是(    )                                      

    A、达尔文的进化论 B、牛顿的经典力学 C、普朗克的量子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二、非选择题

  • 21.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

    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现与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一个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谁要是把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领域里的裁判官,他就会被神的笑声所覆灭。

    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有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爱因斯坦语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爱因斯坦的伟大精神。
  • 22. 科学技术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牛顿最突出的贡献是在力学方面,他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了机械运动的三个基本定律,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把地球上物体的力学和天体力学统一到一个基本的力学体系之中,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中学历史教师用书

    材料二  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且永远是相同和不动的。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材料三  空间、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的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物质的存在会使四维时空发生弯曲,万有引力并不是真正的力,而是时空弯曲的表现。如果物质消失,时空就回到平直状态。                      ——爱因斯坦《相对论》

    材料四  他是德国著名物理学家……于1900年提出了量子假说,认为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量子论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作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爱因斯坦相对论由哪两个部分组成?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对论对经典力学有何新发展。
    (3)、材料四中的“他”是谁?“他”的理论是怎样得到发展和完善的?这一理论对牛顿经典力学的发展之处是什么?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极大地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着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而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封建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自然科学与神学》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原子物理学发展迅速。……获得原子能的理论准备虽然是在欧洲完成的,但在技术上获得和利用原子能却是在美国首先实现的。……战前欧洲大批优秀科学家移居美国,这是世界科技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册

    材料三  爱因斯坦坚信对希特勒只有用暴力才能遏制,于是他写信给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向他通报核裂变的能力。……美国1945年秋天用两颗原子弹轰炸了日本广岛和长崎,从而结束了世界大战。……爱因斯坦并没有参与开发核武器,当他听到核弹轰炸广岛的消息时,他沮丧地说:“呜呼,哀哉。”他在晚年致力于反对原子武器。

     —----《世界上下五千年》

    回答:

    (1)、据材料一,试举两例说明近代自然科学是怎样冲击封建教会神学的?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原子能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

    (3)、材料三中爱因斯坦通报核裂变的用意何在?后来爱因斯坦对研发核武器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并评述这一变化。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9世纪末,物理学家的研究一方面深入到物质内部的微观世界,放射线和原子被发现,另一方面扩展到整个宇宙。随着光学等学科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在光速或接近光速运动状态下的物质的研究,而超出了经典物理学的范围。物理学被称为“晴空上漂浮的两朵乌云”的两个无法解释的难题,其一就是以太的不存在。这使的经典物理学赖以建立的绝对时空观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请回答:

    (1)、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代表)是什么?
    (2)、19世纪时,经典物理学发展到何种程度?他所适用的范围主要是什么?
    (3)、19世纪末,物理学的发展对经典物理学提出了怎样的挑战?
    (4)、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取得的两项最重大的成就是什么?它们与经典物理学的关系是什么?
  • 2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有一颗行星。                                                            

    ——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为物理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爱因斯坦本人成为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为纪念这一成果诞生100周年,2005年被定为“世界物理年”。

    材料三  爱因斯坦坚信对希特勒只有用暴力才能遏制,于是他写信给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向他通报核裂变的能力。……美国1945年秋天用两颗原子弹轰炸了日本广岛和长崎,从而结束了世界大战。……爱因斯坦并没有参与开发核武器,当他听到核弹轰炸广岛的消息时,他沮丧地说:“呜呼,哀哉”。他在晚年致力于反对原子武器。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科学家的理论发现促成了“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材料一中的“普遍法则” 指的是什么?以该法则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产生了哪些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爱因斯坦成为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依据材料三分析爱因斯坦通报核裂变的用意及对研发核武器态度的变化?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从事科学研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