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5-09-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严复在《论世变之亟》写道:“吾今兹之所见所闻,如汽机兵械之伦,皆其形下之粗迹,即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亦其能事之见端,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苟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在这里,他着重(    )
    A、诠释了救亡与图存的关系 B、强调了科学与民主的重要 C、说明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 D、表达了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道理
  • 2.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到“公举一大酋总摄之,非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墨利加洲之以部落共和国代君长,其章程可垂奕世而无弊。”这表明(    )
    A、魏源认可美国的选举制度 B、魏源认识到美国先进的根源 C、魏源借以表达反专制思想 D、历史上对魏源的评价偏低
  • 3. 《瀛寰志略》的作者徐继畲认为:“地理非图不明,图非履览不悉。大块有形,非可以意为伸缩也。泰西人善于行远,帆樯周四海。所至辄抽笔绘图,故其图独为可据……此书以图为纲领,图从泰西人原本钩摹。”在这部著作中收图42幅,其中只有一幅关于日本和琉球的地图未用西方所绘地图,其余都按西方原图描摹。这反映出(    )
    A、作者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 B、全盘西化思想在士大夫群体中大为流行 C、现代地理学在中国得以确立 D、中国为“世界之中”的传统观念受到挑战
  • 4. 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廷所重视。“他们”应是指(    )
    A、抵抗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 5. 《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 6. 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见下图)。下列表述内容与该图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

    A、“遗其体而求其用” B、“然欲自强 必先理财” C、“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橹” 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 7.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 8. 晚清时期,一些仁人志士在意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同时,却又鼓吹“西学中源说”:如薛福成认为,“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所创,彼袭而精究之,分门别类,愈推愈广,所以蒸蒸日上,青出于蓝也”。就是作为西方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议院,也成了中国的发明,梁启超认为,“《洪范》之卿士,《孟子》之诸大夫,上议院也;《洪范》之庶人,《孟子》之国人,下议院也”。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    )
    A、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承 B、有助于推动当时向西方的学习 C、为学习西方找到了科学的依据 D、受国人盲目排外旧观念的影响
  • 9. 仔细阅读下列言论,用发展的观点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尽收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②“立国之道当以礼仪人心为本……天文算学只为末议,即不讲习,于国家大计也无损。”

    ③“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

    ④“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0.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形成的新思想对中国近代史影响最大的是( )
    A、开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思想先河,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走向 B、寻求到了抵御外国侵略的最好办法 C、是地主阶级中学习西方的先驱,是近代中国最先进的反侵略思想 D、是在民族危机下仓促形成的,并未真正付诸实践,实际作用不大
  • 11. 19世纪中后期某新式学校开设有英语、法语、基础数学、解析几何、微积分、物理、地理、机械学、船体制造、蒸汽机制造、驾驶、轮机、测绘等课程。下列思想与该校课程理念相吻合的是(    )
    A、“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B、“欲自强,必须裕饷,欲裕饷莫如振兴商务” C、“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 12. “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但是紧张对的救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是( )
    A、军事准备不足 B、政治经验短缺 C、思想理论肤浅 D、经济基础薄弱
  • 13. 1905年,粱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指出:“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汉满蒙回藏等融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梁启超提出的“中华民族”这一概念(    )
    A、进一步推动了变法的发展 B、是传统“华夷”观念的延续 C、适应了当时“排满”的反清革命 D、丰富了“民族主义”的内涵
  • 14. “上师尧舜禹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该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 C、从西方基督教义中受到启发 D、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儒家相结合
  • 15. 章太炎说:“长素(康有为)以为‘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然则立宪可不以兵刃得耶?即知英、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权。……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材料说明( )

    ① 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

    ②康有为认为立宪可避免流血

    ③章太炎主张革命

    ④章太炎认为立宪也须流血斗争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 16. 商政矿务宜筹也,不变则彼富而我贫;考工制器宜精也,不变则彼巧而我拙;火轮、舟车、电报宜兴也,不变则彼捷而我迟;约章之利病,使才之优绌,兵制阵法之变也,不变则彼协而我孤,彼坚而我脆。据此可推断出维新变法: ( )
    A、主张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 B、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C、主张优先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D、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17. 有学者认为,康有为颠覆了儒家的正统经学史学,这已经预示着后面将有更加猛烈的风潮,不仅包括政治革命,而且包括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激进变法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 B、清王朝的合法性遭到维新派怀疑 C、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D、维新变法更有利于推进社会进步
  • 18. 19世纪四十年代的清朝出现“新思想的萌发”,“新”的主要含义是(    )
    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 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 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 19. 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美时旁听了英国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无甚可观”;而对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问题,李鸿章的回答是:清国政府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这表明李鸿章(    )
    A、反对政治变革、出卖国家主权 B、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认识 C、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已等同维新派 D、政治观点与外交理念在当时中国是最先进的
  • 20. 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心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 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

二、非选择题

  • 21. 中西两大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流泛,广绰庞繁,其中有亲和、有碰撞、更有交汇与融合。两大文化体系也在这亦抑亦蓄、共拒共融中伴随着东西方两大文化共同走向鼎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以前中西文化交流以“东学西传”为主。起始于西汉,中国文化传到西方去的主要是物态文化(包括科技和艺术成果);从16世纪开始,在近现代的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并由此产生了数百年的“西学东渐”现象。在“西学东渐”时期,中西文化交流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深度、广度上都大大的超过了前一个时期。

    ——材料综合自李翠玉《中西文明交流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纵观四百年来中国近代史,其最大特征即为中西文化之冲击、适应、及和平共存。在此过程中,一个古老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中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香港版)》《原著中文版序》

    材料三   但我看,经济的全球化必将增进不同文化特性中的共同性,因此二十一世纪不会是东方文明的复合,而将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重新整合的世纪。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 “东学西渐”的途径、主要特点。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西学东渐”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前期中西文明冲突与适应的重大事件?
    (3)、材料三中体现了怎样的史观?你如何理解材料中的观点?
    (4)、和平与暴力是文化交流的基本形式。有人认为“文化交流中和平比暴力好”,也有人认为“暴力比和平来得快”。请依据所学做出评价。
  • 22. 不同的史书呈现不同的世界,也体现了对世界认识角度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世纪基督教史学的世界,等于基督教传播所及的世界。这个世界以欧洲为主体,外于此者,按基督教教理,除了圣地巴勒斯坦,都是应受天谴的异教土壤,理应排斥在沐受神恩的这个世界之外。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司马迁所著《史记》,主体是中国,但涉及范围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是中国人已知的世界史。               

    ——根据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材料三  《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大都东南洋、西南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八,大小西洋、北洋、外大西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六。又图以经之,表以纬之,博参群议以发挥之。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谭(注:通“谈”)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序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史书在认知世界方面存在的局限。
    (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在对世界的认知视野上有何重大变化?结合中外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其变化原因。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还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面对西学的冲击,中国开明的知识分子才真正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文明,并不是这世间唯一先进优越的,这些耶稣会士“货真价实的代表了欧洲的智慧,迫使他们的东道主承认在自己的文明之外,还存在有一种假如不相等,但也是可以钦佩的文明。”

    然而,传教士们在传教之时,只是把学术作为一种笼络人心的工具,在传播时也加以保留。因此,这种中西文化的交流在当时的实际效果是很有限的。从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最初目的,是在中国传播天主教。但是他们很快发现,僧侣在中国的地位并不怎么高,至少不如他们在欧洲的时候一般德高望重受人敬重。而中国人,已经在“天朝上国”的繁荣强大之下受用了几千年,对一切的外来文明都似乎不屑一顾。而当时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走向空前的强化。正统儒家文化需要对中国社会保持一种极为严格的思想控制。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儒家文化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理论体系,绝不容许任何其他宗教在此完整体系上打开哪怕是一个缺口。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出现了又一次高潮,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下图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新变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早期西学东渐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其在当时的中国没有产生实际效用的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给中国带来的实质性变化,并说明变化的特点。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之洞认为:要通过教育培养忠诚的国民,以实现清王朝的自强和求富。张之洞笃守纲常之礼节,认为“少年女子断不宜令其结队入学,游行街市,且不宜多读西书,误学外国习俗,致开自行择偶之渐,长蔑视父母夫婿之风”。关于学校教育系统以外的其它教育方式,张之洞认为除游学的对象仍限于在学校教育系统内的人外,只有阅报等教育方式可惠及社会上其它的人。

    ——摘编自谢放《张之洞传》

    材料二   梁启超提出:“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由于受到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的影响,梁启超提倡女子教育,他认为:“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男女平权,美国斯盛;女学布濩,日本以强;兴国智民,靡不始此。”梁启超认为教育对象是国民,教育途径应多样化:利用办报,向导国民;以演说为事,鼓铸民德民智;以著书立言,宣传新思想;组织学会,举荐贤才,将社会教育融于国民教育之中。

    ——摘编自解玺璋《梁启超传》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张之洞和梁启超教育思想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之洞和梁启超教育思想差异的原因。
  • 25. “中体西用”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一种政治文化理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今之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在梁启超看来,“中体西用”论者所要学习的西方技艺,都是不值一提的末枝小节;相反,被他们视为“本”或“体”而不愿加以改变的……才是应该先变、大变的。

    ——吴一泉《“中体西用”说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三  “中体西用”没有引导中华文化成功地进行转型,一方面是“中体西用”模式下的“中体”已不具有先进的凝聚核心作用,在现实中成为阻碍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障碍。……另一方面,“中体”在吸收代表资本主义文化的“西用”之后,并没有实现“中体”本身的更新和发展,使中国封建文化形成一个新质的文化肌体。相反,中国文化在封建主义的故道上苟延残喘。

    ——王艳华《从“多元一体”文化发展模式角度评析“中体西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直接目的。

    (2)、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化两方面理解材料一中的“中学为内学”的主张。

    (3)、概括说明材料二、三分别从什么角度去否定“中体西用”思想的?

    (4)、面对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你能从“中体西用”思想的借鉴中得到哪些有益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