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高一必修二第三单元第十六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5-09-1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蜜蜂的寓言》是18世纪初荷兰的一本故事书,内容讲述一个蜜蜂王国起初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整个蜂群兴旺起来;后来它们放弃了豪华,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被敌手打败而逃散。后来一位学者受此启发,提出“节俭悖论”。这位学者是(  )

    A、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B、伊曼努尔·康德 C、卡尔·马克思 D、亚当·斯密
  • 2.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增长停滞、物价持续猛涨的现象,各国立即进行调整,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调整”的实质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B、恢复自由放任政策 C、扩大“福利国家”规模 D、放弃凯恩斯主义理论
  • 3.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费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

    A、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主张完全一致 B、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对经济干预政策的实施 C、是在美国制定了第三条道路的经济政策后提出 D、促使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
  • 4. 1960年日本政府提出“所得倍增计划”,其特征之一是把经济分为民间部门与公共部门,并明确规定政府的责任为扩充道路、港湾、都市计划、下水道、国民住宅等社会资本,以及充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这表明日本(  )

    A、全面仿行罗斯福新政 B、缓解了经济滞胀局面 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D、建成了发达福利国家
  • 5.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79—1990年在任)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改革背景的是(  )

    A、经济危机与“滞胀” B、福利国家的弊端 C、通货膨胀严重 D、新经济的出现
  • 6. 1967年,英国工党领袖麦克米伦在参加首相竞选时提出的口号是:“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该口号所反映的经济发展趋向是(  )

    A、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 B、资本的社会化 C、社会救济日益制度化 D、分配领域的社会化
  • 7. 中新网2013年4月8日电 据英国媒体报道,被称作“铁娘子”的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女男爵8日因中风在家中去世,享年87岁。她曾经主导的“撒切尔主义”主宰英国政坛近20余年。“撒切尔主义”反对建立在凯恩斯经济学和对福利国家的支持之上的“共识政治”。据此判断“撒切尔主义”(  )

    A、反对自由市场经济理论 B、主张福利国家政策 C、反对全面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支持平等主义,积极促成社会公平
  • 8. 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175亿美元;对宇航工业的投资,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亿美元。这表明战后美国经济较快增长的原因之一是(  )

    A、采取工业国有化的形式 B、运用财政手段刺激生产 C、采用“新经济”增长模式 D、发展核工业,保持军事强势
  • 9. 下表是对1980—1989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统计。对表中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

    年份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增长率

    -0.3

    1.9

    -2.5

    3.6

    6.8

    3.4

    2.8

    3.4

    4.6

    3.0


    A、80年代初的经济波动表明美国深陷经济滞胀的困境 B、82年后的持续增长是“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结果 C、80年代初期的负增长主要是由于西欧和日本的竞争 D、82年后的持续增长表明里根政府的调节和干预有效
  • 10. 不同的经济模式折射出不同经济学派的经济学说。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始终存在着两大相互对立的经济学说——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他们(  )

    A、看似相互矛盾但目的一致 B、对国家干预经济看法一致 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始终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 11. 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经历了一个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中,最重要的一项是(  )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B、进行社会改革,改善生活条件 C、实行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 D、发展科技教育,实施科教兴国
  • 12. 有一种经济理论认为,应该通过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促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这种经济理论应是(  )

    A、重商主义 B、自由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货币学派
  • 13. 英国在历史上是世界性大国,不少史学家认为,英国在走向大国的过程中,制度的创新起了重要作用,下列各项中,不是英国最先开创的是(    )

    A、君主立宪政体 B、自由贸易制度 C、现代工厂制度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
  • 14. 2011年11月30日,英国逾200万公务员举行“世纪大罢工”,以抗议政府进一步提高养老金保障门槛的计划,由此引发了人们对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再思考。下列有关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增加了企业和国家的负担 B、福利范围仅是社会低收入人群 C、实施前提是全面实行国有化政策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 15. 20世纪80年代初里根上台,他在就职演说中说:“就目前的危机而言,政府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里根政府接受了供给学派的思想,制定了一系列刺激供给的政策,减税是其中的核心。据此分析,里根政府的政策(    )

    A、扩大“福利”范围,关注全社会的公平正义 B、扩大供给,解决造成经济危机的基本因素 C、反思凯恩斯主义,调整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D、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 16. 二战后,西北欧国家盛行一种“生产中的资本主义,分配中的社会主义”。其中“社会主义”是指(   )

    A、马克思主义 B、自由主义 C、福利制度 D、经济计划
  • 17. 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二战后,共经历三次大调整。这三次调整的共同影响是(   )

    A、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引发了三次科技革命 C、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D、引发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 18. 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发表就职演说:“我要削减政府的规模和影响,承认联邦政府的权利与各州和人民所拥有的权利之间是有区别的。我们都必须牢记,是各州组成了联邦政府,而决非是联邦政府创造了各州……今后,我将建议撤除经济发展和降低生产力的路障。”这一被称之为“里根经济学” 的改革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
    A、淡化意识形态分歧 B、削弱联邦政府的过度干预 C、加强联邦政府的全面干预 D、鼓吹地方实行自治
  • 19. 2004年7月,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评出了一份“战后美国总统经济成就”的排名,克林顿排名首位。以下属于克林顿时期经济增长原因的是(    )
    A、以“新边疆”为施政纲领 B、以“伟大的社会”为施政纲领 C、经济繁荣,通货膨胀与失业率走低 D、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 20. 如果一个国家各个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过于悬殊,便会出现各种社会矛盾,导致社会走向分崩离析,儒家早在《论语》中就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由此可见,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以下史实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

    A、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导致各国政治危机 B、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推动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发展 C、20世纪后期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十月革命后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二、材料分析题

  • 21. 近来,欧美国家的债务危机不断发展,引起人们对社会福利制度的重新思考。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危机与社会福利制度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

    材料二 福利制度与欧美债务危机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在希腊,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所占比例达到41.6%。

    材料三 福利制度能走多久

    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发民众的抗议怒潮(如图),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不断发生。为了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采取真正的增税收,降福利,消赤字的改革办法来实施根本的治国良策。

    (1)、据材料一,归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特点。结合有关背景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时代意义。
    (2)、根据材料二反映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变化,谈谈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
    (3)、根据对材料三的分析,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久?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二十多年,是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和高度繁荣时期。1950年到1972年,美国的劳动力增加了35%,1950年美国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3%,到70年代上升到7%左右。美国利用战后美元的特殊地位,大量进口廉价原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1953年到1973年,美国的私人资本投资总额,由530亿美元增加到2090亿美元,增加了将近3倍多,投资的重点逐渐转向电子仪器、汽车制造业及航空工业等资本和技术密集部门,投资于生产设备的比重上升,厂房建筑的比重下降。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材料二 1950年和1973年美国国民收入的来源(%)

     

    1950年

    l973年

    农业

    7.3

    3.6

    制造业

    38.7

    34.1

    公用事业

    8.6

    7.6

    服务业

    45.4

    54.7

    总国民收入

    100.0

    100.0

    资料来源:1974年《美国统计摘要》,转引自:阿兰·G·格鲁奇:《比较经济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9页。

    材料三 70年代初期的石油危机,伴随着1974—1975年的战后世界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陷入滞胀。1973—1979年,美国的平均产出增长率仅为2.12%,远低于五六十年代的水平,资本投入的贡献在经济增长中每年下降0. 05%。……这一时期,美国一方面要应对严重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也要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这种两难困境迫使美国进行改革和调整。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初期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美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说明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
    (3)、结合材料三并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这种两难困境迫使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和调整?综合上述材料,简述20世纪50—80年代美国经济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党制订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改革计划,把充分就业和有限制的国有化放在首要地位。这个党在1945年7月5日的大选中,欣然为一项关于住房和社会保险的具体计划而辩护,这个计划赢得了所有那些对25年来的不可靠和长期失业记忆犹新的人们的选票。尽管二战功臣温斯顿·丘吉尔个人威信很高,工党仍然赢得393个议席,第一次获得明显的多数,因而能够将其纲领付诸实施。

    ——摘编自莫瓦特《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2卷》等

    材料二 英国工党执政时期,政府掀起了国有化浪潮。保守党上台后,接受国有化的现实,同时加强私人企业经济,强调市场竞争的作用,减少政府干预经济的活动。撒切尔政府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让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第二册》

    (1)、举出丘吉尔对二战胜利所做的具体贡献两例。依据材料一,分析工党获得1945年7月大选胜利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战后英国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趋势。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战后调查,由于战争的破坏,(联邦德国)约有30%——40%的工厂不能开工……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自由竞争。……(2)国家的干预主要是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通过货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政策进行总体调节。……(3)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1950年,联邦德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中50年代经济……被国内外誉为“经济奇迹”。

    ——《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二 日本政府为经济开发提供了各种计划和情报等服务。1956年日本政府制订《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从此进入了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继岸信内阁之后的池田勇人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十年后的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增加一倍。1960年6月24日,日本政府发表《贸易汇兑自由化计划大纲》……

    ——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 度增长。在信息技术部门的带领下,美国自1991年4月份以来,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4%,而失业率却从6%降到了4%,通胀率也在不断下降。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计在内的话,美国1999年的消费品通胀率只有1.9%,增幅为34年来的最小值。这种经济现象就被人们表述为“新经济”。

    ——叶蔚、袁清文《网络金融概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二战后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政策的特点。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二战后日本、联邦德国的经济政策的相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出现“新经济”的历史条件。
  • 25.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典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对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显示出巨大的适应力。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带来周期性的小摆动,并在本世纪初导致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发展性大危机。20世纪的三场大灾难,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

    材料二  西方国家利用战争和三十年的停滞,取得了发展的新动力,而古典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则通过不断的结构改革,其中包括资本主义体系内部与外部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开始不断出现一些新变化。20世纪下半叶,发达国家工业已出现内部结构功能性的变化。古典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正在被不断修复与调整。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古典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最早源自哪个国家?其主要特点是什么?材料一中提到的20世纪的三场大灾难是指什么?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新变化。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古典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被修复与调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