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专题 第36讲 细胞工程

试卷更新日期:2018-11-19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列不属于细胞水平的技术操作是(   )
    A、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 B、DNA在体外大量扩增 C、培养动物杂交瘤细胞 D、人参皂甙干粉的大量生产
  • 2. 克隆技术不能用于(     )
    A、使生物多样性大大增加 B、用于保存濒危物种 C、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 D、繁殖家畜中的优良品种
  • 3. 下列选项中,不能应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完成的是(  )

    A、获得大量烧伤病人自身的皮肤细胞 B、生产抗体、病毒疫苗等蛋白质生物制品 C、培育动物新品种 D、检测药物毒性
  • 4. 太空动物细胞融合实验依据的原理和促进细胞融合的方法分别是(  )
    A、细胞的全能性;灭活病毒诱导融合 B、细胞的全能性;电刺激融合 C、细胞膜的流动性;灭活病毒诱导融合 D、细胞膜的流动性;电刺激融合
  • 5. 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细胞是(  )
    A、经过特定抗原免疫的B淋巴细胞 B、不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C、经过特定抗原免疫的T淋巴细胞 D、不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 6. 下图为烟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流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对过程①获取的根组织块应做较彻底的灭菌处理 B、过程②应根据要求使用适宜的培养基,在避光的环境中进行 C、过程③发生脱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用X细胞包裹人工种皮可获得烟草人工种子
  • 7. 下列关于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是植物细胞工程的重要用途之一 B、培养过程中需要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悬浮培养愈伤组织细胞 C、培养的愈伤组织需要经过再分化产生特定的组织细胞后才能产生特定的细胞产物 D、培养的细胞收集后一般要破碎提取有效成分
  • 8. 下列关于人工种子,不科学的叙述是(   )
    A、人工种皮不是选择透过性膜 B、利用种子进行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所以利用人工种子繁殖也属于有性生殖 C、在人工胚乳中可加入菌肥、农药等,所以人工种子萌发率比自然种子萌发率高 D、人工种子的胚状体是经植物组织培养形成的
  • 9. 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正确的是(     )
    A、两者应用的原理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 B、两者都可用聚乙二醇(PEG)诱导细胞融合 C、两者成功的标志都是形成融合细胞核 D、两者都已用于大量生产分离蛋白
  • 10. 如图是利用某植物(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花粉 植株A 植株B.

    A、过程②通常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前期 B、通过过程①得到的植株A基因型为aaBB的可能性为 14 C、过程①属于植物的组织培养,在此过程中必须使用一定量的植物激素 D、与杂交育种相比,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 11. 下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图解,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A和B可以是种间细胞 B、②表示原生质体的融合,包括细胞膜和细胞核膜的融合 C、诱导再生出细胞壁标志杂种细胞的形成 D、⑤属于脱分化,是指从愈伤组织培育出杂种植株的过程
  • 12. 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 13. 下列哪种细胞比较难以克隆?(     )
    A、有限细胞系 B、无限细胞系 C、转化细胞系 D、肿瘤细胞系
  • 14. 如图为克隆牛(名为如意)的培育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意的表现型和B牛相同 B、如意的产生过程为有性生殖 C、试管婴儿的操作过程和克隆牛的不完全相同 D、可用A牛的精子代替B牛的卵细胞
  • 15.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融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B、动物细胞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 C、常用的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因素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激、紫外线照射等 D、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 16. 若用a表示骨髓瘤细胞,b表示B淋巴细胞,则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两次筛选可表示为( )

    选项

    筛选前

    第一次筛选获得

    第二次筛选获得

    A

    a、aa、ab、bb、b

    a、aa、ab

    ab

    B

    a、aa、ab、bb、b

    ab、bb、b

    ab

    C

    a、aa、ab、bb、b

    ab

    能无限增殖的ab

    D

    a、aa、ab、bb、b

    ab

    能产生特定抗体的ab

    A、A B、B C、C D、D
  • 17. 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两者的基本原理相同,诱导融合的方法也完全相同 B、两者都可以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C、所用的技术手段完全相同 D、目前已实现了两个植物物种间的杂交,并使它们的性状全部得以体现
  • 18. 2015年2月3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如图技术路线.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技术会将母亲的所有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 B、三亲婴儿的染色体全部来自母亲提供的细胞核 C、捐献者携带的红绿色盲基因不能遗传给三亲婴儿 D、三亲婴儿的培育只需要再将受精卵移植到子宫内即可

二、综合题

  • 19. 2018年《细胞》期刊报道,中国科学家率先成功地应用体细胞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克隆,获得两只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回答下列问题:
    (1)、“中中”和“华华”的获得涉及核移植过程,核移植是指。通过核移植     方法获得的克隆猴,与核供体相比,克隆猴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填“减半”“加倍”或“不变”)
    (2)、哺乳动物的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动物的难度(填“大于”或“小于”)体细胞核移植,其原因是
    (3)、在哺乳动物核移植的过程中,若分别以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作为核供体,通常,所得到的两个克隆动物体细胞的常染色体数目(填“相同”或“不相同”),性染色体组合(填“相同”或“不相同”)。
  • 20. 科学家利用番茄(2N)和马铃薯(4N)用如图技术得到“番茄﹣马铃薯”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a、b所选用的酶为
    (2)、图示的技术名称是;由d培育成植株的过程运用的技术手段是 , 其依据的原理是
    (3)、过程②所用的化学诱导剂一般是 , ③过程成功的标志是
    (4)、过程④是 , ⑤过程增殖的方式为 , 诱导f中植株生根过程的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较④过程(高/低);最终获得的“番茄﹣马铃薯”属于倍体植株。
  • 21. 如图是制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细胞Ⅰ的名称为 , 其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
    (2)、在图示流程中至少需要进行两次筛选,其中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
    (3)、制备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乙肝的免疫治疗,其所利用的免疫学原理是
    (4)、干扰素属于淋巴因子,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某同学联想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提出用效应T细胞代替细胞Ⅰ,从而获得单克隆干扰素的设想,你认为该方法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三、实验探究题

  • 22. 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是疟疾的病原体。青蒿素是效果好副作用少的抗疟药。然而,令人担心的是部分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了抗药性。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及部分思路,完善不同种类的疟原虫对青蒿素抗药性情况的探究。

    实验材料:培养液、疟原虫甲、疟原虫乙、3H-异亮氨酸、1.0×10-6mol/L 青蒿素溶液、

    DMSO(用于配制青蒿素的溶液)、放射性测量仪。

    (1)、实验思路:

    ①取培养瓶若干,分成4 组,分组如下: ,加入的各种试剂等量且适量,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②各组样品同时加入等量的3H-异亮氨酸。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④统计分析各组数据,通过与对照组数据比较,计算出青蒿素溶液对疟原虫甲与乙生长的抑制率。

    (2)、预测实验结果:用一个坐标系和疟原虫甲、乙生长的抑制率变化曲线示意图表示(实验结果表明疟原虫甲对青蒿素溶液敏感度高于疟原虫乙)
    (3)、分析与讨论:

    ①下列生物中,与疟原虫的结构相似的是

       A.人成熟的红细胞   B.小球藻   C.变形虫   D.大肠杆菌

    ②实验中采用3H-异亮氨酸的原因是

    ③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探究疟原虫乙吸收的异亮氨酸是否会分泌到细胞外。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