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18-20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8-11-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冬天的早晨,小雷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为什么会这样呢?小雷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于是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小雷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交流与合作
  • 2. 下列关于“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和“人眼看不见的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大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 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 C、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 D、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
  • 3. 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 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D、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
  • 4. 南北朝傅翕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B、 C、 D、地面
  • 5. 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噪声大的建筑工地上工人要带耳罩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 6. 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相符的是 ( )

    A、水兵们站在地面上,他们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C、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 7.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春日清晨,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液化现象 B、夏天傍晚,院子里洒水利用汽化吸热降温 C、晚秋时节,瓦片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 D、深冬时节,树枝上出现雾凇是凝华现象
  • 8. 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3000℃时开始升华.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发生升华时吸收热量 B、熔点是2000℃ C、沸点是3000℃ D、凝固点是3000℃
  • 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沿光具座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10cm,调节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看到(   )

    A、缩小的实像 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 D、放大的虚像
  • 10. 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抬头显示器: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竖直的仪表显示的像,如图所示。则(    )


    A、像是实像 B、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像比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要小 D、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o

二、填空题

  • 11. 人听到蚊子飞行的“嗡嗡”声,是由蚊子翅膀产生的,通过传入人耳.但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发出声音的不在可听声的范围内.
  • 12. 如图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 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里的 “声音”指的是(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 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

  • 13. 在某些干旱缺水的地区,人们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收集土壤中的水分。土壤中的水分子接触塑料薄膜前发生了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蒸气在塑料薄膜下凝结成水珠过程中,(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 14. 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 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光屏上 A、B 是光带的边缘的光 色,其中 A 为 光, (选填“Ⅰ”、“II”或“Ⅲ”)区的光可以应用于电视遥控器。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能看到

  • 15.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物体的长度是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示数为s.

  • 16. 汽车在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司机发现前方路口信号灯变为红灯,经过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刹车,汽车速度v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开始刹车后第0.5s时,汽车速度为m/s。从信号灯变红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共行驶m,这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m/s。

  • 17. 如下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 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入射角会(“变大”“不变”“变小”),光点S'将(“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

三、作图题

  • 18. 根据要求作图:根据图中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

  • 19. 在如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A'B'

  • 20. 请在图中画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 21.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与水面成40°角斜射向水面.请作出反射光线,并大致作出折射光线.

四、解答题

  • 22. 下表为简化的2002年春季北京至上海T13次特快列车时刻表。请分别计算T13次列车从北京至济南,以及北京至上海的平均速度。

  • 23. 如图所示,用铁丝绕成一个内径约3mm的圆环,将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一个透镜.试用三种简易方法辨别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五、实验探究题

  • 24.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选较(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应在玻璃板(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当棋子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
    (4)、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
    (5)、用木板紧贴在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选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
  • 25. 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室常用温度汁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且该实验应选用(“大 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2)、小华应选用(“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这样做,不但能使烧 杯受热均匀,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3)、小华按上图组装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冰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变化。
    (4)、根据下表数据,在图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以看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 (选填“变化”或“不变”)

    (5)、实验结束后,由于小华忘记熄灭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示数维持 100℃不变(外界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则此时试管中的水 (选 填“沸腾”或“不沸腾”),理由是
    (6)、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丙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 于是他认为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形成的。
  • 26. 利用钢尺可以做“探究声音的特性”的实验:

    (1)、如图所示,用一只手将钢尺压在桌沿上,另一只手轻轻拨钢尺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动钢尺,这时钢尺的振幅 , 听到其响度。这说明响度与有关。
    (2)、如图所示,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有关。
  • 27.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小明将玻璃管翻转180°后,如图甲所示,他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才开始计时,这是因为.
    (2)、小明记录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s-t图像.

    从O点开始的距离s/m

    0

    10

    20

    30

    4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25

    2.50

    3.75

    5.00

    (3)、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像,可归纳出: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 (填“正”或“反”)比,运动速度可以看成是(填“改变”或“不变”)的.
    (4)、实验中气泡上升的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提出你的一个猜想:气泡上升的快慢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