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

试卷更新日期:2017-03-21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史书记载:“陈胜起,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其故,皆引《春秋》之义对。”魏晋南北时期,编辑家法、谱牒蔚然成风,唐宋以降,这种风气尤其炽烈。这说明(    )

    A、秦“焚书坑儒”不足信 B、选官及婚姻取决于门第 C、儒学成意识形态的主流 D、儒家思想影响逐步扩大
  • 2.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宦官田全操凭借辟仗使之权,强征休祥坊民的地课。坊民300余人聚集抗议,后又与田全操手下的吏卒发生殴斗,事件以坊民获胜而告终。这表明当时(    )

    A、城市平民经济实力和自信心增强 B、市民力量增强能够左右政局发展 C、传统城市格局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D、晚唐宦官专权受到民众有效制约
  • 3. 朱元璋把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重孙分封在腹里和边境,以“慎固边防,翼卫王室”。1398年太祖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次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为由起兵,夺得帝位,是为明成祖。这说明(    )

    A、朱棣比朱允炆更得人心 B、分封制解除了边患导致了内忧 C、分封建制仍然威胁皇权 D、宗法制对皇位继承制没有影响
  • 4. 有历史学者说:“就某种意义而言,英国在19世纪对中国的攻击只是先前之论述暴力的翻版,因为在第一把英国枪瞄准中国人之前,中国就已经在著作中被摧毁了。”该学者强调(    )

    A、中国的物质文明落后于英国 B、在文化层面上中国未战先败 C、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落后 D、英国主要靠软暴力打败中国
  • 5. 1876年清政府派员参加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1905年清政府商部奏准《出洋赛会章程》共20条,指明凡有国际博览会,即咨行各省督抚,晓示商人劝谕参加。这表明清政府(    )

    A、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C、积极扩大对外贸易 D、努力垄断对外贸易
  • 6. 在“五四”以前中国农业合作运动已具萌芽,至20世纪20年代,其鼓吹与试验者日见增多。1927年国民党中常会作出决议,在全国推广农业合作运动。这反映了(    )

    A、小农经济向社会化生产经营发展的趋势 B、共同富裕是人们的理想追求 C、小农经济逐步解体为集体经济发展奠基 D、社会主义思想逐步深入人心
  • 7. 1947年2月10日,上海《大公报》对586位民众政治态度的民意调查统计,该调查说明(    )

    问题

    赞成人数

    反对人数

    对美军驻华的态度

    4

    538

    对美国现行对华政策的态度

    61

    464

    对民国宪法的态度

    124

    381

    对内战的态度

    34

    535

    A、《大公报》立场客观公正 B、美国对华政策左右中国内战 C、美国实施扶蒋反共政策 D、民众失去对国民政府的信任
  • 8. 1957年全国职工的年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全国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5亿多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这说明当时中国( )

    A、生产关系发生了革命性变革 B、生产力发展成就巨大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务完成 D、工业化建设成就突出
  • 9. 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整理编辑罗马法,编成《查士丁尼法典》10卷,《法理汇要》50卷,《法理总纲》4卷,再加上后来的《新律》,统称《民法大全》。由此可知(    )

    A、私有财产得到有效保护 B、万民法得以进一步完善 C、罗马法的内容得以保存 D、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 10. 1492年,哥伦布船队经过3个月的远洋航行,于同年10月12日到达美洲。此后,达·伽马于1498年开通了到印度的新航线,麦哲伦船队于1519—1522年实现了环球航行。这说明哥伦布发现美洲( )

    A、具有世界性历史意义 B、加速了美洲的开发发展 C、是一种殖民掠夺活动 D、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 11. 1878年,德意志帝国通过《反社会党人非常法》,规定:一切旨在推翻“现存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而从事社会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活动均予禁止。1883—1889年间,又先后颁行了《疾病保险法》《意外伤害保险法》《伤残老年保险法》。这表明德国(    )

    A、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B、采取两面手段遏制工人运动 C、政府主导法制化建设 D、社会主义运动推动法制化
  • 12. 1928年10月起,苏联开始实施计划经济,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另一方面,从1934年开始的大肃反运动仅在1937—1938年间就有200多万人受到清洗,其中包括4万多名营级以上的高中级军官。这说明(    )

    A、斯大林模式利弊已被认识 B、大肃反促成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C、苏联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D、斯大林模式对苏德战争初期利弊并存

二、综合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

    ——1956年毛泽东著《论十大关系》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看世界”的角度,拟一个具体的标题,进行阐述。(要求:标题明确,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 1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春秋时期,齐国地处东海之滨,坐拥渔盐之利,但丰富的资源换来的财富多数流入了宗室贵族之手,国家和人民获利微薄,财政入不敷出。

        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死齐襄王,自立为君。一年后,公孙无知又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几经波折,齐桓公即位,拜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均地分力”,即按劳动力平均分配全部耕地(包括公田),“与之分货”,即征收按产量分成的实物地租。推行“官山海”政策:盐业生产者将大部分产品作为赋税上交给国家,再由国家按户籍编制卖给平民;对冶铁产品利润实行政府和私人分成,“量其重,计其赢,民得其七,君得其三”,铁器由官府统一收购,按户籍编制卖给平民,利润统归国家。还提出“通轻重之权”:“轻重敛散以时”,即根据物资供求状况变化,由国家适时地吞吐物资,在物多而贱时进行收购,在物稀而贵时进行抛售。

    ——摘编自刘玉峰《中国历代管理经济政策得失》

    (1)、根据材料,概括管仲改革的主要措施。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管仲改革的时代背景。

  • 1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自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以来,苏联政府数次呼吁英美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美国参战后,于1942年4月初步制订出由法国海岸登陆直接进攻欧洲的计划,这也是美国传统的正面进攻战略思想的反映。丘吉尔政府最初强调无力单独开辟第二战场,当战局转折后,丘吉尔成为开辟第二战场的积极倡导者,但他极力主张经由英国殖民势力控制的北非和地中海登陆意大利,在南欧开辟第二战场。1943年盟军开展了登陆北非和西西里岛的军事行动。

    1943—1944年,苏联在东线转入大规模反攻,英美在南欧与德意军队作战陷入胶着状态,英美开始加紧准备在法国大西洋沿岸登陆的“霸王行动”。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诺曼底成功登陆,到8月底战役结束,共登陆超过300万军队,德军损失11.3万人,坦克1000多辆,飞机3500多架。

    ——摘编自曲培洛等《浅论第二战场的开辟和作用》

    (1)、根据材料,概述第二战场形成的过程。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战场选址变化的原因和诺曼底登陆的意义。

  • 1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884年对于晚清中国来说是多事之秋,在中法马尾之战中,福建水师损失殆尽;年末,洋务重臣张树声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在临终之际上奏朝廷:“近岁以来,士大夫渐明外交,言洋务筹海防,中外同声矣。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教育文化远逊中华,然驯至富强,俱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重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是恃欤?……圣人万物为师,采西人之体以行其用,中外臣工同心图治,勿以游移而误事,勿以浮议而隳功,尽穷变通久之宜,以尊国家灵长之业,则微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矣。”

    ——引编自《张靖达公奏议》

    (1)、根据材料,概括张树声奏折中的主要观点。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张树声的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