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辽市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8-11-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中英文里的姓名书写是不一样的,英语中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而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中国人的姓名特点反映的实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专制王权强大 C、个人观念淡薄 D、家族宗法观念浓厚2. 周人很早就有建造宗庙的习惯,宗庙安置有代表祖先的木主,里面分建多少个“庙”则取决于宗主的等级地位。宗庙除了祭祀,还可以举行重大典礼、决定重大事情,具有礼堂的性质。与此相关的制度( )A、奠定了神权政治的基础 B、破坏了宗族内部的团结 C、形成了族权高于政权的局面 D、有助于稳定西周社会结构3. “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B、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C、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D、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4. 台湾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政治结构出现的积极意义在于( )A、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民主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5.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据此可知,这两种制度都能( )A、提高行政效率 B、减少决策失误 C、限制专制皇权 D、加强中央集权6.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7. 封泥又叫“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封泥中隐含着诸多历史信息。下图是西汉时期关于地方制度的封泥,从中不能获取的历史结论是( )A、西汉地方上继承秦朝制度 B、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 C、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 D、西汉初年分封同姓王8. 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搭配正确的是( )A、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C、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D、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9. 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主要是因为( )A、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 B、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 C、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 D、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10. 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这两项史实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皇权受到制约 B、世袭制度消亡 C、君主专制强化 D、地方权力削弱11. 某中学举办历史剧表演活动,下面是四组镜头符合史实的是( )A、《秦始皇》中的百姓身穿棉衣 B、《诸葛亮》中有人用瓷碗吃饭 C、《李世民》中有人在喝玉米粥 D、《康熙帝》中有人在军机处中12. 古希腊500人会议的议员们在任职期间可以免服兵役,在城邦中的庆典中享有特别座位;在公元前450年后,议员也可以领取相当于成熟工匠三分之一日薪的薪资。材料中描述的这些现象( )A、导致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B、反映了财产限制走向极盛 C、对形成城邦具有促进作用 D、推动了雅典公民积极参政13. 某校高一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摘录了如下材料:“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还找到了下图。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利与弊 B、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C、罗马政治的发展历程 D、罗马法是民主政治的保障14. 伯里克利时期,作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的陪审法庭也参与立法活动,拥有对公民大会决议的最后批准权。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司法监察制度日趋完善 B、法治理念被民众所接受 C、民主政治遭到严重破坏 D、权力运行带有制衡色彩15. 古罗马3世纪法学家莫德斯丁给婚姻下的定义是:“婚姻是男女间的结合,是神法和人法的结合。”而《民法大全》则规定“如果没有当事人的同意,婚姻不能成立”,“任何人既不能被强迫缔结婚姻,也不能被强迫重新恢复一个业已离异的婚姻。”这表明《民法大全》( )
A、提倡婚姻中男女双方地位平等 B、只重视维护罗马贵族的婚姻自由 C、在婚姻中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D、恪守罗马早期法学家的婚姻定义16. 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
A、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B、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C、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D、保守势力最后时刻作出让步17. “这次改革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向‘衰败选区’开刀。56个衰败选区被废除,30个小的选区失掉席位。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立了40多个新选区;二是规定地主或房主年收入达10磅者、租地经营达50磅者才有选举权。”推动这次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议席名额分配不合理 C、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D、圈地运动的深入发展18. 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光荣革命后,王权适应了新的形势,完成了关键性的历史演变,于是,它在新的时期为自己找到了新的位置,这是英国王权在剧烈的社会转型的动荡中未被淘汰而终于留存下来的根本原因。”这一“关键性的历史演变”是( )
A、放弃专制统治,承认议会权力 B、出让行政大权,建立内阁制度 C、取消征税特权,遵从议会许可 D、停止任命首相,接受政党政治19. 美国的两党制在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政治选举是民主党和共和党激烈争夺的战场 B、美国的两党制经常引发暴力冲突 C、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 D、民主党和共和党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20. 比较下面两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其结论正确的是( )A、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B、都制约了君主权力 C、都彰显权力分割与制衡理念 D、国家元首都拥有绝对权威21. 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材料中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22. 《清实录》中关于“国体”有不同的记载。1840年以前,“国体”的涵义多为“国家体制”;而1840年以后,其涵义多为“国家体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体”内涵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B、历史学家对“国体”的解读前后矛盾 C、“国体”的内涵因政权更替而发生变化 D、《清实录》中“国体”内涵与国际接轨23. 1901年7月24日,清廷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的上谕正式颁布。上谕指出:“现当重订合约至时,首以邦交为重,一切讲信修睦,尤赖得人而理,从前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办理交涉,虽历有年,惟所派王大臣多系兼差,未能殚心职守,自应特设员额,以专责成。”这反映了清廷( )A、承认传统交涉机构存在弊端 B、充当西方列强治华工具 C、主动调整外交推动社会转型 D、发展平等外交挽救危机24. 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从1901年到1937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是外国人在北京少有的快乐时期,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自由的时代,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在华投资设厂得到允许 B、《辛丑条约》的签订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二、非选择题
-
25. 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隋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
——(明)于慎行《读史漫录》
材料三:(明成祖)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
——《明史》
材料四: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隋唐政治制度“大变动”各自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中朝、明代阁臣、清朝军机大臣的职权。其职权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26. 民主政治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不同国家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尝试与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主政治的参与者从来没有超出世系群体的范围,从来没有延伸至包括奴隶、外邦人或者妇女……伯里克利时期,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
——摘编自《民主政治与古典希腊》
材料二: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的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年10月)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美国是如何将“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这些进步思想付诸实践的?(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4)、综合上述材料,各国民主政治的探索对你有哪些启示?27.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门下)、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新唐书·百官志一》
材料二:英国的“光荣革命”(实际上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时期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该制度对中央权力的运行有何作用?(2)、“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l7—18世纪的英国怎样实现有效控制“控制者”的?(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政治文明方面“兼收众长,益以创新”的主要表现。(4)、综合上述近代中国与西方民主政治建设情况,归纳制约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