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03-1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描述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露结为霜 B、蜡炬成灰 C、木已成舟 D、云腾致雨
  • 2. 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 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可乐 B、食醋 C、牛奶 D、蒸馏水
  • 4. 如图所示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A、 B、 C、 D、
  • 5. 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与水 B、泥沙与水 C、植物油与水 D、冰与水
  • 6. 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镁mG B、铝Cl C、银 Ag D、氦he
  • 7. 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风能 B、太阳能 C、天然气 D、地热能
  • 8.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钠NaCO3 B、氢氧化钠Na(OH)2 C、氧化铁O3Fe2 D、硫酸铜CuSO4
  • 9. 农作物缺钾时,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降低,此时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
    A、KCl B、CO(NH22 C、NH4Cl D、Ca3(PO42
  • 10.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量取液体   B、   倾倒液体   C、  点燃酒精灯   D、  滴加稀盐酸
  • 11.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 12. 若用“ ”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如图能表示二氧化碳分子的是(   )
    A、 B、    C、 D、
  • 13. 25m3的天然气加压液化后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其原因是(   )
    A、分子变小 B、分子间隔变小 C、分子数量减少 D、分子不再运动
  • 14.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Mg+2HCl═MgCl2+H2 B、2HgO __ 2Hg+O2 C、S+O2 __ SO2 D、CH4+2O2 __ CO2+2H2O
  • 15. 下列事实或现象与物质性质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事实或现象

    物质性质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氧气是无色气体

    B

    人靠近汽车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

    汽油能燃烧

    C

    木炭用于取暖

    木炭有助燃性

    D

    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A、A   B、B   C、C   D、D
  • 16.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不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 B、要等到装置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C、实验中红磷的用量不会影响测定结果 D、集气瓶中少量的水起到降温和吸收有害物质的作用
  • 17. 某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淀粉 B、SiO2属于氧化物 C、该保鲜剂可以防止食品与氧气反应 D、该保鲜剂储存和运输时要注意防火安全
  • 18.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

    30

    17

    2

    反应后质量(g)

    m

    39

    0

    10

    下列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A、m的数值为2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参与反应的乙、丁的质量比为9:8
  • 19. 如表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铁粉和炭粉

    观察粉末的颜色

    B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混合气体

    C

    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向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水

    D

    鉴别H2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A、A   B、B   C、C   D、D
  • 20.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25℃时,b比a更易溶于水 B、30℃时,将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15℃,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30℃时,a的饱和溶液可以通过降温方法变为不饱和溶液 D、15℃时,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

二、解答题

  • 21.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爱护水资源.

    (1)、图A为简易净水器的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2)、图B为电解水的示意图,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3)、2015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经常饮用蒸馏水对身体有益 B、用洗完衣服的水冲马桶 C、家中尽量使用节水龙头 D、生活污水应处理后再排放.
  • 22. 世界上含碳元素的物质种类繁多.
    (1)、化石燃料是碳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煤、和天然气等.
    (2)、研究表明,近年来化石燃料的燃烧成为北京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燃放烟花爆竹也会产生PM2.5 B、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C、大气污染全部来自于工厂的废气,与个人行为没有关系 D、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有利于改善大气污染问题
    (3)、北京市积极推广用天然气替代燃煤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广泛燃料,请你结合这一现象对天然气燃料使用的利与弊进行全面分析:
  • 23. 地质博物馆中有许多矿石标本,其中的3种矿石如图所示:

    (1)、白钨矿的主要成分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
    (2)、黄铜矿的主要成分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3)、上述三种矿石中的黄铜矿和辉铜矿可用作冶炼金属铜的原料,其原因是
  • 24. 某同学进行家庭小实验:向广口瓶中放入切开的苹果块,再盖上瓶塞,一段时间后苹果变色,打开瓶塞,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

    (1)、该同学依据实验现象猜测,苹果变色的原因可能是苹果与发生了反应.
    (2)、若(1)中猜想成立,则日常生活中,要使切开的苹果慢一点变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25. 研究自然界碳元素的循环,有利于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如图为大自然中碳循环的局部示意图.

    (1)、为了解决全球变暖问题,提倡低碳生活,其中“碳”的含义是       (填字母序号).
    A、自然界中的碳元素 B、生活用品中的碳单质 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是参与碳循环的主要物质,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做 , 常用于人工降雨.
    (3)、上图中,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途径是(填数字序号).
    (4)、海水能够吸收大量CO2 , 吸收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有研究表明:赤道附近的海洋温度较高,吸收的CO2小于释放的CO2;高纬度地区的海洋温度较低,吸收的CO2大于释放的CO2 . 其原因可能是
  • 26.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我国自主研发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CZ﹣3B)是一枚三级大型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代表中国目前运载火箭技术的最高水平,在世界航天界也居前列.火箭推进系统中各部分推进剂示意图如图所示:

    火箭能否升空,推进剂的选择非常关键.从理论计算来看,目前已经应用的效能最佳的推进剂是液氢﹣液氧.为什么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上不用液氢﹣液氧作为主要推进剂呢?第一,液氢易挥发,在加注到火箭的过程中,极小的静电火花都会引起爆炸;第二,液氢温度低,对材料要求太高,不易储存.想要“驯服”氢气,需要我们具有更为先进的技术.

    因此,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主要是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火箭发射时,偏二甲肼将会在四氧化二氮中实现完全燃烧,产物是无毒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但这种推进剂的使用不可避免的带来环境问题.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均是剧毒物质,尤其是偏二甲肼,它是健康危害四级(最高级)的物质,即“短时间的暴露可能会导致死亡或重大持续性伤害”.此外,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时,火箭周围的烟雾呈现出棕红色,是由于四氧化二氮在空气中分解出二氧化氮造成的,二氧化氮也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推进系统中使用液氢﹣液氧推进剂的部分是       (填字母序号).
    A、助推器 B、一子级 C、二子级 D、三子级
    (2)、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氢气是理想能源的依据是       (填字母序号).
    A、氢气燃烧效能高 B、氢气储量丰富 C、氢气燃烧无污染 D、获得氢气成本低
    (4)、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偏二甲肼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5)、若要将液氢﹣液氧作为火箭上的主要推进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写出一条即可).
  • 27. 氢氧化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工业上常用以下方法来制备.

    (1)、A、B为两种氧化物.消化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为石灰乳浆,经“离心脱水”后分为固、液两层,上层液体是氢氧化钙的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制得的氢氧化钙还可以与A继续发生反应,生成的物质可用于生产钙片.氢氧化钙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8. 工业上以空气为原料制备氧气的流程图如图所示:

    (1)、工业氧气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能利用上述方法分离氧气和氮气的依据是
    (3)、从微观角度解释氧气与液氧密度不同的原因是
  • 29. 如表中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H

    C

    O

    S

    Cu

    (1)、铜元素通常有+1、+2价,铜元素与氧元素可组成的物质有(用化学式表示).
    (2)、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

    ①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②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变化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是

    (3)、戊、己、庚是初中常见物质,也是由表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存在如图2所示的转化关系,且戊、己的组成元素相同,请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①;②
  • 30. 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g/mL)可以用于清洗伤口.
    (1)、生理盐水中的溶质为
    (2)、实验室需要配制生理盐水1000mL,需要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是
    (3)、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序号).

    (4)、配制好的生理盐水在转移过程中有部分洒出,不会改变溶质质量分数,其原因是
  • 31. 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CO2并验证其性质.

    (1)、①图1中,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能采用图1所示的方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③实验中,某同学观察到锥形瓶内产生气泡速度很快,但一段时间后,燃着的木条仍不熄灭,可能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收集时间不够或

    (2)、根据图2所示的现象,可推知       (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C、二氧化碳使下层蜡烛与空气脱离接触.
  • 32. 实验小组从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固体残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

    (1)、小组同学推测:固体残余物中除MnO2(写化学式)外,还可能含有

    KMnO4 . 经查阅资料,MnO2难溶于水,其余物质均易溶于水.

    (2)、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在固体残余物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后过滤,洗涤滤渣,发现洗涤液为紫色.为得到纯净的MnO2 , 应继续进行的操作为
  • 33.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燃烧条件.在铜板上放三根火柴棍,a火柴头上盖一小堆沙子.在a火柴头下方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以下现象:a火柴不燃烧,b火柴比c火柴先燃烧.

    ①a不燃烧的原因是

    ②对比b和c的现象,关于燃烧条件,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4. 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白磷和氧气的反应,装置中试管内液面与试管外相平.

    (1)、白磷在氧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打开a、b两侧的止水夹,从b处通入氧气,可观察到试管内液面 ,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3)、白磷开始燃烧后,停止通入氧气,关闭a侧止水夹,观察到以下现象:开始时试管外的液面下降;白磷熄灭后,会看到 . 开始时试管外液面下降的原因是
  • 35. 小明从科普读物上获知,元素周期表中对角相邻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如图1所示).由此,他猜想氯气的性质可能与氧气相似,并进行实验探究.

    (1)、小明回顾氧气的性质,下列物质中,不能和氧气发生反应的是(填字母序号).

    a.木炭     b.红磷     c.铁丝     d.二氧化碳      e.一氧化碳

    (2)、探究氯气和氧气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①如图2所示.小明计划研究3种物质与氯气的反应,初步形成两个方案:方案1选用木炭、红磷、氢气,方案2选用铁丝、氢气、甲烷.最后他认为方案2优于方案1,请你从物质分类的角度说明其理由是

    ②探究氯气能否与铁丝反应

    将铁丝伸入氯气中,没有明显现象.但小明认为这不能作为判断氯气与铁丝能否反应的证据.理由是二者可能发生了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或

    由此,小明改进后进行实验,发现氯气可以和铁丝反应.

    ③如图3所示.探究氯气能否与氢气反应

    将燃着的氢气放入盛有氯气的瓶中,观察到苍白色火焰,小明

    由此推断氯气可以和氢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进一步探究氯气的其他性质,小明又做了以下实验,请补全实验报告中的操作及现象.

    资料:i.通常情况下,氯气呈黄绿色;ii.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物质变红.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两个集满氯气的集气瓶,

    , 振荡

    观察到加入水的集气瓶中气体颜色变浅,液体变为浅绿色

    氯气能溶解于水

    氯气加水后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取集气瓶中部分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具有 ③和漂白性

    无明显现象

  • 36. 已知铜粉和稀硫酸在通入氧气加热时,可发生如下反应:2Cu+O2+2H2SO4═2CuSO4+2X.向烧杯中加入6.4g铜粉和100g 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溶液,通入氧气并加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蓝色的硫酸铜溶液107.0g.
    (1)、X为(写化学式).
    (2)、计算消耗氧气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实验过程中挥发的水的质量为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