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章末复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8-11-02 类型:单元试卷

一、复习精练

  • 1. 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
  • 2.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 B、只要温度升高相同,比热容小的物体一定比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少 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比热容大 D、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的比热容大
  • 3. 土笋冻晶莹剔透,清香软嫩,滑溜爽口,是厦门的特色小吃。土笋冻主要原料是环节动物土笋(学名叫海星虫),含有胶质。经过熬煮,所含胶质完全溶解于水中,冷却后便冻结成土笋冻。关于这个“冷却冻结”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凝华 放热 B、凝华 吸热 C、凝固 放热 D、凝固 吸热
  • 4. 下列所给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

    草叶上的露珠 ② 冬天窗户上的冰花      

    渐渐变小的冰雕 ④ 寒冬树上的雾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 冰棍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冷饮,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棍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凝华过程 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过程 C、打开包装袋,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D、吃冰棍解热是因为熔化过程吸热
  • 6. 香蕉也能钉钉子?如图所示,在香蕉上浇上适量的液氮,由于液氮(填物态变化名称)而从香蕉中(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导致香蕉结构发生变化,坚硬无比。

  • 7.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71.4克 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厘米3 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57×103千克/米3
  • 8. 日光灯管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管内钨丝中的钨先、后(填“升华”“凝华”“汽化”或“液化”)而形成的。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3 410 ℃,则它的凝固点为℃。
  • 9. 在“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将装有适量盐水的小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若小烧杯的质量为20克,则小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克。然后,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厘米3 , 由此可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千克/米3
    (3)、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盐水密度值偏(填“大”或“小”),原因是
  • 10. 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时,同学们向烧杯中倒入水,通过水给试管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试管中冰(或水)受热
    (2)、测量的实验数据如下,他们发现:冰和水升温快慢不同,其主要原因是它们的不同。

    加热时间/分钟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物体温度/℃

    -6

    -4

    -2

    0

    0

    0

    0

    1

    2

    3

    (3)、小军同学提出:如果一直加热下去,试管中的水会沸腾吗?说说你的看法,并说明其理由
  • 11. 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填“左”或“右”)图;
    (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说明此时的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