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思品七下第四单元第七课第一框走近法律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5-08-1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
1. 2015年6月11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周永康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进行了一审宣判,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这说明我国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A、法律由国家制定 B、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2.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社会保险法》从起草到审议通过,历时3年,共收到社会各方面提出的有关意见47511件,经4次审议,最终在“十二五”规划即将启动、中国的社会保障迎来跨越性发展的历史时刻艰难降生。这说明( )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公民的社会保险开始有了法律的保护
③我国法律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④能够避免侵害公民社会保险行为的发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在交通道口等公共场所,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警示图标(如下图所示),这提醒我们 ( )
A、生活离不开规则 B、规则就是警示图标 C、不守规则就会违法 D、规则需要强制人们遵守4. 对漫画《大家都走斑马线》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生活中人人都要懂规则,守规则 B、规则是由人制定的,是否遵守因人而异 C、大家都走斑马线,会造成交通堵塞 D、有了交通规则,社会就会井然有序5. 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因为 ( )A、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 B、良好的社会秩序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C、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准则 D、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6.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执行死刑令,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糯康、桑康·乍萨、依莱、扎西卡四名湄公河案罪犯执行死刑。这说明法律 ( )①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②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③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
④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 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法律这种规则,其作用的发挥靠 ( )A、舆论的力量 B、习惯的力量 C、信念的力量 D、国家强制力8. 五楼的殷先生非常苦恼。六楼的王某喜欢在深夜听音乐,并总是把音量开得很大。民警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条“使用家用电器、兵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规定对六楼进行批评教育,制止了他的不当行为。这一案例说明( )
A、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B、邻居之间产生纠纷是不可避免的 C、只要发挥法律的作用,就一定能够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 D、法律只对违反法律的人起作用9. 五楼的殷先生非常苦恼。六楼的王某喜欢在深夜听音乐,并总是把音量开得很大。民警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条“使用家用电器、兵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规定对六楼进行批评教育,制止了他的不当行为。这一案例表明法律是通过什么形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 )
A、对公民进行批评教育 B、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C、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D、制定详细、明确的法律制度10. 在“适用范围或对象”这一问题上,法律区别于道德、纪律等规则的特征是 ( )A、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11.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游法的颁布施行 ( )A、杜绝了旅游业违法违规行为 B、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C、维护了广大游客所有利益 D、说明法律是日常生活的“卫士”12.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为互联网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装上“法律盾牌”。说明我国法律 ( )A、体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B、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 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能够彻底净化互联网环境13.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新商标法的施行说明 (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 B、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 D、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14. 社会保险法用40个条款来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比如:采取格式条款的是无效条款;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要求的告知应是询问告知,而非被保险人的主动告知,条款里规定主动告知的,合同视为无效。这说明( )A、法律只规定公民的权利 B、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法律唯一的作用 C、法律不仅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还规范公民的行为 D、权利与义务是背道而驰的15. 与道德、纪律相比,法律最为显著的特征是 ( )A、依靠社会舆论保证实施 B、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D、只对违法人员具有约束力16.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大了犯罪惩处力度,最高可判处死刑。这体现出我国法律 ( )A、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B、只具有制裁功能,制裁是维护公民生命权最有效的方法 C、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D、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17. 备受关注的《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醉酒驾车,不管是否肇事,一经查实,便将承担刑事责任。这说明,在我国( )A、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唯一规则 B、法律是全体公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C、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是人们生活的“卫士” D、法律具有制裁作用,违反法律就要受刑罚处罚18. 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这一浅显的说法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是 ( )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 B、法律来源于生活 C、生活离不开法律 D、违法的人需要学法19. 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否则,用工单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说明,在我国 ( )①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唯一规则
②同工不同酬的行为已经完全杜绝
③法律是评价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④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20. “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多,守着法律走。”这句谚语启示我们 ( )①说话做事要以守规则为标准
②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③要增强法律意识
④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③④二、材料分析题
-
21.
无规矩不成方圆,下边是我们身边的一些规则,阅读并回答问题。
(1)、上边三幅图分别反映了生活中的什么规则?(2)、社会生活能否离开这些规则?为什么?22.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全国 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黄胜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黄胜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1)、黄胜受贿案的判决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2)、这则案例反映了我国法律的什么作用?23.有位老师在讲到规则与正义的内容时,展示了下边这幅漫画,要求同学们谈谈对漫画的看法。有的同学认为:“这幅漫画就是说明了,在公共场所指责别人违反规矩的行为,是主持正义的表现!”
请你结合漫画,辨析上述同学的看法。
24. 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了打击网络有组织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截止到8月底,浙江省公安厅已清理网上违法信息21.1万余条,其中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1.82万余条,查处网络造谣等违法犯罪67起,刑拘2人,治安处罚46人;关闭违法的网站、栏目、网店1 978家,有力震慑了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了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秩序。阅读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浙江省公安厅对网络造谣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2)、公安部部署开展这一专项行动体现了我国法律怎样的作用?25. 阅读漫画,回答问题。(1)、漫画中主人公的行为难以让人放心。请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说明理由。(2)、漫画中主人公的行为对我们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有何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