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一模历史

试卷更新日期:2017-03-13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周襄王即位不久,他的弟弟王子带就联合戎、狄赶走了周襄王。后来晋文公诛王子带,迎周襄王复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的地位衰落 B、诸侯维护天子权威,中央集权得以强化 C、诸侯势力发生分化,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D、礼乐制度趋于瓦解,诸侯僭越天子职权
  • 2. 对于大禹的传位过程,战国时期儒家的说法是伯益主动让位于启,法家则说是启在与伯益的武力争夺中获胜而即位的。这种差异源于二者(    )

    A、对占有史料考证的不同 B、应对社会变革的主张不同 C、对诸侯争霸的态度不同 D、在各国受到的重视度不同
  • 3. 东汉初年,光武帝曾借故搜捕王侯宾客,“坐死者数千人”;明帝借口楚王信奉黄老,与方士往来,疑其谋反,收捕者达数千人。这些做法(    )

    A、强化了思想专制 B、完善了监察体系 C、打击了豪强势力 D、遏制了宗教势力
  • 4. 隋炀帝下令地方上报风俗、物产,编成《诸郡物产土俗记》、《区宇图志》等图经;唐朝各州也大都修有图经以备考核检查。这些做法旨在(    )

    A、推动地理学的发展 B、丰富地方志的类型 C、变革对官吏的考核 D、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 5. 韩愈依据《公羊春秋》的“尊王攘夷”斥佛教为“夷狄之教”,提出拆毁寺观为民居并让僧尼还俗的主张,但皇帝并未采纳。后韩愈因反对“迎佛骨”而被贬谪。据此推断,当时(    )

    A、崇佛抑儒成为国策 B、儒学复兴运动兴起 C、儒释交融不断增强 D、佛教世俗化的完成
  • 6. 唐代科考之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闻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行卷”。同时也允许官员向主考推荐,称为“公荐”。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

    A、选官方式有察举的痕迹 B、科考中腐败现象较严重 C、达官贵人操纵科举考试 D、选官制度缺乏客观标准
  • 7.

    下图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形势示意图,图中所示局面的出现(    )

    A、推动了国家政治中心的东移 B、加速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C、有利于阻止北方民族的南下 D、瓦解了唐中央在北方的统治
  • 8. 关于赵匡义(宋太宗)在陈桥兵变时是否建议太祖“禁剽劫”,宋太宗时第一次修订《太祖实录》,“禁剽劫都城实为太祖自行约束”。宋真宗时重修《太祖实录》,“遂相与扶太祖上马,拥逼南行。匡义立于马前,请以剽劫为戒”。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    )

    A、史著编撰体例 B、史著编撰意图 C、史学家的学识 D、史料运用方式
  • 9. 南宋临安市内的摊点场地,以“行”和“团”相称,如酒行、食饭行、花团、青果团等;元大都城里有许多集中销售某一种商品的市场,如米市、面市、缎子市、铁市、骆驼市、珠子市等。这反映出宋元时期(    )

    A、城市政治职能的弱化 B、生产程序的日益完善 C、市场管理制度的规范 D、市场专业化发展趋向
  • 10. 在古代中国,打春牛逐渐成为一种习俗。立春之日“周公始制立春土牛”,汉代“陈列土牛模型”,宋代“自京都至各州县俱于衙前陈列土牛”。后世大略相同,迄于清末。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

    A、历法体系不断完善 B、民本思想得以延续 C、牛耕文化不断丰富 D、耕牛崇拜成为民俗
  • 11. 乾隆元年延绥镇总兵奏称:“榆林、神木等处边口,越种蒙古余闲套地越三四千顷,岁得粮10万石”。至乾隆33年,陕西府谷县人民租种五堡口外蒙古鄂尔多斯地土已成规模,共租蒙古地计“牛22266犋,每年共租银约3866两,共租约1971石”。这一现象(    )

    A、表明关内土地兼并严重 B、促进了农耕技术的革新 C、导致了人地矛盾的激化 D、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 12. 明清著名文人学士的文集中有许多商人的墓志铭、传记、寿序等,如王阳明的《节庵方公墓表》的传主就是富商方节庵。这反映出当时(    )

    A、弃儒从商风尚的盛行 B、传统四民秩序的瓦解 C、工商皆本思想的形成 D、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 13. 美国学者列文森在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后得出一个结论,皇朝体制有着一个“自相矛盾”的运行规律:儒教君主制的基础恰恰是反儒教的法家原则。作者揭示出中国封建社会(    )

    A、儒学思想以法家为依托 B、外儒内法的治国策略 C、儒家与法家的冲突激烈 D、德治与法治交替运用
  • 14. 据史料记载,1875年,中国的进口平均税率为5.76%,出口平均税率为10.06%;1885年,中国的进口平均税率为5.75%,出口平均税率为12.15%。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自然经济思想根深蒂固 B、推行保护国内市场政策 C、民族工业发展更加困难 D、主动参与资本主义市场
  • 15. 在全国15个巡抚中,1840年有7个满人和8个汉人任此职,1864—1866年间,均由汉人充任,1867—1869年间,有14个汉人和1个满人担任此职。从1851—1911年,65.4%的总督和77.8%巡抚是汉人。这些变化( )

    A、证明满汉矛盾得到缓和 B、表明汉族官僚势力扩大 C、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是列强干涉内政的结果
  • 16. 下表1894年中国新式企业资本构成表(单位:万元),表中数据反映出当时(    )

    类别

    国家资本

    外债资本

    买办、官僚

    一般商人

    军用工业

    931

    140

    官办民用

    913

    41

    官督商办

    1088

    587

    536

    526

    商办工业

    280

    560

    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B、西方列强加剧对华资本输出 C、近代工业发展水平的差异性 D、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主导地位
  • 17. 自1904年以后,地方督抚便以积极的姿态活跃在立宪舞台上,到1910年的国会请愿运动期间,更是大规模地加入,决定性地使清政府决定提前召开国会,将宪政改革的时间表提前了三年。地方督抚的这些活动(    )

    A、造成了中央政府权力的旁落 B、拓宽了汉族地主的参政途径 C、消弭了革命势力的社会影响 D、维护了满清王朝的根本利益
  • 18. 1920年代,北洋政府以“到期修约”成功废除中比、中西两个不平等条约;1926年,国民政府以“革命外交”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对此,当时民众更多地肯定“革命外交”的成果,而忽视“到期修约”的成果。这主要是因为(    )

    A、对华殖民体系的瓦解 B、新三民主义得以贯彻 C、北洋政府统治的腐败 D、民主革命形势的高涨
  • 19. 1931年《宪法大纲》把军阀、地主、官僚、豪绅、资本家、富农列为剥削者取消他们的参政权力和政治自由。1935年瓦窑堡会议把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阶级构成的一部分而给予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这一转变(    )

    A、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源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反映出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D、说明国共由对抗走向合作的变化
  • 20.

    下图是一组题为《抗战之变化》的漫画。在此,作者意在揭示(    )

    A、抗战路线的调整 B、民族意识的觉醒 C、国际形势的好转 D、中日矛盾的尖锐
  • 21. 195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曾再三呼吁妇女不可轻忽家务和养儿育女的责任,劳务与家务必须并重,不可偏废;1950年代末期,政府又提出要把妇女从家务中解放出来的主张,鼓励妇女出外务工。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就业观念的转变 B、妇女就业能力的提升 C、经济建设加速的需求 D、政府妇女政策的转变
  • 22. 苏联在1953年将中东铁路所有权还给中国,1955年将旅顺军港交还中国并放弃在新疆企业的股份,1957年同意援助中国开发核技术。中国则在1956年调停苏联与东欧国家的关系。这些事件表明当时中苏两国(    )

    A、盟友关系进一步巩固 B、国家利益趋于一致 C、采取相同的外交方针 D、经济建设互通有无
  • 23. 1979年初,有中央领导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中有计划按比例部分是基本的、主要的;根据市场供求变化的部分,即带有“盲目”调节的部分,是次要的但又是必须的。这种看法(    )

    A、夸大了市场的调节作用 B、指出了国企改革的必要性 C、仍固守着计划经济思维 D、厘清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二、综合题

  •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传统“天下观”发轫于一种华夷之分的文化心态,是古代中国历代王朝对外观念的集中体现。早在上古时期,《礼记》便划分了华夷文化上的高下,将夷狄排除在中原的范围之外。基于此,秦以后的中国人将所有“四夷”都列入藩国的地位,强调中央与四夷各安于等级名分,互不侵夺,平安相处。作为“礼治”的一种体现,中央对各国进献的贡物,报以丰厚的回赐,以显示出家长式的慷慨大度。不过,上述理念与现实有时并不一致,中央对四夷的所谓“控制”主要还是表现在名义上的“臣”或文化上的“化”,彼此之间等级的高低、地位的尊卑,仅仅在朝贡的文书和礼仪中有所反映。

    ——摘编自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 》等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魏源等编撰的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作品本应开阔人们的视野,但朝野上下却沉浸在“施予恩惠以求羁縻”的迷梦中,最多从传统“夷狄边患”的角度理解此事。即使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惨败后,清廷最怕的也不是割地赔款,而是外国公使进京。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李鸿章等洋务派认识到不能再简单地用“华夷之防”来解释帝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顾今日之天下,非三代之天下。……神洲者,东南一州也”。然而,这种反思更主要的是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而言,晚清帝国对于东洋的朝鲜和日本仍保持着“天朝”的威严。直至马关订约,帝国丧失了最后一个藩属国,制度层面的藩属体系彻底崩溃,华夷观念才在屈辱的氛围中走向最终的崩溃。

    ——摘编自雷颐《面对现代性挑战:清王朝的应对》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政府对外观念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对传统对外观念态度的变化,并对此予以简要评析。

  •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40年代以来,上海租界引入了一系列西方的公共卫生管理政策与措施,设立了专门的卫生行政机构,颁行了许多卫生行政法令,使租界的公共卫生坏境大为改善。

        清末新政期间,袁世凯于1902年设立天津卫生总局,拉开了中国地方政府施行卫生行政的帷幕。此后,清廷于1905年成立了巡警部警保司下的卫生科,“卫生”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政府部门中。次年的官制改革,又将巡警部改为民政部,卫生科亦升格为卫生司。

        辛亥革命后,中央政府的卫生行政机构隶属于内务部,设卫生司,总理全国卫生行政事宜。1913年政府将内务部卫生司又降级为卫生科。1916年虽恢复了内务部卫生司建制,但学校、工业和军队卫生却分别由教育部、农业和商业部以及陆军和海军部管理。

        1918年,为了应对绥远、山西发生的鼠疫大流行,北洋政府成立了临时性的防疫委员会,并为解决各地防疫、检疫名称级别编制混乱,制定了省区防疫机关暂行编制。次年,在医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呼吁下,中央防疫处正式成立。该处生产的生物制品,到1934年共达48种,部分满足了国内防疫的需求。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将卫生管理部门从警政中脱离出来,设立了与警政司并立的卫生司。随后,又将卫生司升格为卫生部。同年,还颁布了《全国卫生行政系统大纲》,规定各省、市县均要设立卫生处和卫生局,并在各大海港及边境要地设立海陆检疫所。到1947年,全国已有26省设立了卫生处,各省辖卫生机关共214个。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近代中国卫生行政机构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卫生行政机构的演变特征,并说明其演变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左旭初《中国商标史话》等

    整理上述材料,从其中任选两则或以上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实调用准确,论证逻辑严谨)

  • 2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初,随着社会的安定,经济、文化的发展,寺院僧侣的传播,饮茶之风迅速兴起,茶叶生产发展很快,购销两旺,商民业茶而富。盛唐之后,政治动荡,中央直接管辖的区域缩小,税源锐减,藩镇截留中央税赋,中唐时期国家出现了财政危机。禁榷制度早在西汉就建立了,比如盐铁专营,但唐代以前,茶叶专卖制度还没有形成。782年,唐德宗“税天下茶漆竹木”,这是我国第一次抽收茶税。826年,王涯为相,大改茶法,自兼榷茶使,推行茶叶专营专卖的榷茶政策,强令各地移民茶树于官场,焚其旧积,禁止商人与茶农自相交易。宋代禁榷法、明代茶马互市制度、清代官榷制基本上都是在唐代榷茶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潘林《浅谈唐代榷茶制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榷茶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榷茶制改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