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多彩的光 单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8-10-25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下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 小孔成像 B、 镜中的人像 C、 倒影在湖中的桥 D、 看见海绵下的冰山2. 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3. 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A、 B、 C、 D、4. 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A、无法成像 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5. 在照毕业像时,摄影师第一次试镜头发现两边的学生没有全部摄入,则摄影师 ( )A、只需将照相机向远离被照者移动 B、在照相机远离被照者的同时,将镜头向里缩 C、只需将照相机向靠近照相者移动 D、在照相机远离被照者的同时,将镜头向外伸6. 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3cm B、5 cm C、7 cm D、9 cm7. 小军同学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了使指纹的像能大一些,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B、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C、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二、填空题
-
8.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9. 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激光从地面发向月球,被月球表面反射回地球,总共用了2.5s,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10.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11. 如图甲、乙是镜头焦距不同的两架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是相同的.分别用它们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景物。我们可以判定在图中,照片是用相机甲拍摄的,照片是用相机乙拍摄的。
三、作图题
-
12. 如图所示,S为一个发光点,P为平面镜前的某一点,试画出由S发出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经过P点的光路图。13. 光从空气射向厚平板玻璃时,会发生两次折射,在图中画出发生两次折射的大致方向。14. 请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的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四、实验题
-
15.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在竖立的茶色玻璃板下方放置一把刻度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1)、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2)、点燃蜡烛A,从A一侧观察蜡烛B,缓慢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 , 可以得知像与物大小相同;用刻度尺和笔将A、B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3)、如果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无论怎样,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1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前,必须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上,并且
应放在其他两种器材之间,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①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选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选填“5cm”或“10cm”)。
②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直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选填 “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③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选填“虚像”或“实像”)。
(3)、当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时,说明蜡烛在凸透镜 ;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 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 方向移动,像的大小逐渐。(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果无论光屏怎样移动,光屏都收不到像,原因可能是: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