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浙江专版)
试卷更新日期:2018-10-1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如图所示,AB∥CD,AB=CD,BE=DF,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有( )A、2对 B、3对 C、4对 D、5对2. 如图,CE⊥AB,DF⊥AB,垂足分别为E、F,AC∥DB,且AC=BD,那么Rt△AEC≌Rt△BFD的理由是( )A、SSS B、AAS C、SAS D、HL3. 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只有乙 D、只有丙4. 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和这边上的中线重合,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5. 已知等腰△ABC的周长为18 cm,BC=8 cm,若△ABC与△A′B′C′全等,则△A′B′C′的腰长等于( ).
A、8 cm B、2 cm或8 cm C、5 cm D、8 cm或5 cm6. 如图①是长方形纸带, ,将纸带沿 折叠成图②,再沿 折叠成图③,则图③中的 的度数是( ).
A、 B、 C、 D、7. 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对顶角相等 B、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等 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8. 如图,已知线段AB,以下作图不可能的是( )A、在AB上取一点C,使AC=BC B、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BC=AB C、在B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BC=AB D、在B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BC=2AB9. 如图,在4×4方格中,以AB为一边,第三个顶点也在格点上的等腰三角形可以作出( )A、7个 B、6个 C、4个 D、3个10. 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满足(a﹣5)2+|b﹣12|+ =0,则△ABC( )A、不是直角三角形 B、是以a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C、是以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D、是以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二、填空题
-
11. 如果三角形三个外角度数之比为4:2:3,则这个三角形的各外角度数分别为 .12.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命题是 ,这个逆命题是命题(填“真”、“假”)。13.
在△ABC中,∠B,∠C的平分线交于点O,若∠BOC=132°,则∠A=度.
14. 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各种条件:(1)一锐角和一边对应相等(2)两边对应相等(3)两锐角对应相等.其中能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15. 如图,在Rt△ABC中,D,E为斜边AB上的两个点,且BD=BC,AE=AC,则∠DCE的大小为(度).16. 如图, 于E, 于F,若 , ,则下列结论: ; 平分 ; ; 中正确的是 .③④
三、解答题
-
17. 如图,已知△ABC,求作一点P,使P到∠A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且PA=PB.
要求: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18. 上午8时,一条船从海岛A出发,以15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10时到达海岛B处,从A,B望灯塔C,测得∠NAC=43°,∠NBC=86°,问海岛B与灯塔C相距多远?19. 如图,在△ABC中,∠ABC的平分线BF与△ABC的外角平分线CF 相交于点F,过F作DF∥BC,交AB于D,交AC于E。(1)、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并选择其中一个说明理由。
(2)、直接写出BD,CE,DE之间的数量关系。
(3)、若DE=5cm,CE=8cm,BF=24cm,求△BDF的面积。20. 已知:四边形ABCD中,AC⊥BC,AB=17,BC=8,CD=12,DA=9;(1)、求AC的长;(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1. 如图, ≌ , , , .(1)、求线段BF的长;(2)、试判断DF与B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2. 如图①,点A,E,F,C在同一直线上,AE=CF,过点E,F分别作ED⊥AC,FB⊥AC,AB=CD.(1)、若BD与EF交于点G,试证明BD平分EF;
(2)、若将△DEC沿AC方向移动到图②的位置,其他条件不变,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23. 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DF分别是△ABD和△ACD的高。(1)、求证:AD垂直平分EF。
(2)、若AB+AC=16,S△ABC=24,∠EDF=120°,求AD的长。
24. 在▱ABCD中,E是AD上一点,AE=AB,过点E作直线EF,在EF上取一点G,使得∠EGB=∠EAB,连接AG.(1)、如图1,当EF与AB相交时,若∠EAB=60°,求证:EG=AG+BG;(2)、如图2,当EF与AB相交时,若∠EAB=α(0°<α<90°),请你直接写出线段EG、AG、BG之间的数量关系(用含α的式子表示);(3)、如图3,当EF与CD相交时,且∠EAB=90°,请你写出线段EG、AG、BG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