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深圳专用)
试卷更新日期:2018-10-18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划线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萦(yíng)绕 亘(gèn)古 锲(qì)而不舍 镐(gāo)头 B、伛(yǔ)弯 殷(yīn)红 污秽(suì) 矜(jīn)持 C、挚(zhì)痛 谰(lán)语 愧怍(zuò) 斟酌(zhuó) D、气冲斗(dòu)牛 凹凼(dàng) 校(xiào)补 震悚(sǒng)2. 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B、当然不排除有一见面就很默契的情况,但是那不是大多数人的情况。 C、夜色渐渐笼罩了整个小城,万籁俱寂,小小的青石街道上人迹罕至。 D、我不用跑到人声鼎沸、喧哗嘈杂的公园去,就可以享受最新鲜的绿色和最纯净的空气。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研究”“了解”互换位置) B、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删掉“随着”) C、为了避免溺水伤亡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切实加大了安全教育力度,做到警钟长鸣,防范于未然。(把“避免”改为“防止”) D、近一两个月来,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开始严惩无视红绿灯信号乱穿马路。(在“乱穿马路”后加“的行人”)4.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准确的一项是( )
①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
②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
③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
④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才最靠得住,最为精澈,最可宝贵。
⑤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A、③②④⑤① B、⑤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⑤② D、⑤③②①④5.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小王与久未见面的老朋友寒暄时说:“多日未到府上拜访,家父、家母身体都还好吧?”解说:小王的表述十分得体而且很有礼貌。 B、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解说:这句话中的“在”和“唱歌”分别是连词和动词。 C、“撸起袖子加油干”,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更是我们向未来做出的承诺。解说:句中的“是……更是……”表递进关系。 D、“足球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你快一点!”小刚一边快跑一边说,“知道了,我马上就到!”解说: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正确。二、古诗文默写
-
6. 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请用楷体字书写。(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 ,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3)、 ,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非淡泊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5)、 ,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6)、子曰:“ ,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7)、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的句子是: , 。(8)、默写刘禹锡《秋词(其一)》全诗。
, 。 , 。
三、阅读理解
-
7.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下面各组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 B、博学而笃志 笃:坚定 C、饭疏食,饮水 水:热水 D、人不堪其忧 堪:能忍受(3)、下面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孔子赞叹颜回品德高尚,是因为他有安贫乐道的节操,身处贫困,却专注于做学问,自得其乐。 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对时光无情流逝慨叹,规劝人们要珍惜时间。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我们看到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明白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对不义之财的鄙夷,“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是说六十岁时听力有变化了,七十岁时就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受任何限制了。(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自渡彼岸
雪小禅
那年,他17岁。
家贫。过年吃饺子,只有爷爷奶奶可以吃到白面饺子。母亲把榆树皮磨成粉,再和玉米面掺和在一起,这样可以把馅儿裹住,不散。单用玉米面包饺子包不成,那种榆树皮饺子难以下咽。记忆中,可以分得两个白面饺子,小心翼翼吞咽,生怕遗漏了什么,但到底遗漏了什么,还未知是何滋味,已经咽下肚去了。
衣裳更是因陋就简。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裤子上常常有补丁,有好多年只穿一两件衣服,撑到上班,仍然穿补丁衣裳,照相的时候去借人家衣服……
记忆最深的是他17岁那年的冬天,同村邻居有个18岁少年,有亲戚在东北林场,说可以上山拉木头,一天能挣30多块。他听了心动,于是两人约了去运木头,那时尚不知东北有多冷。他至今记得当时多兴奋,亦铭印一样记得那地名,额尔古纳左旗,牛耳河畔,中苏边境,零下49摄氏度,滴水成冰。
每日早上5点起床,步行20多公里上山。冰天雪地,雪一米多厚。拉着一辆空车上山,一步一滑。哪里有秋衣、秋裤?只有母亲做的棉衣棉裤,风雪灌进去,冷得连骨头缝里都在响。眉毛是白的,眼睫毛也是白的,哈出的气变成霜,衣服里鼓鼓的是两个窝窝头。怕窝窝头冻成硬块,于是用白布缠了,紧紧贴在肚皮上,身体的温度暖着它们,它们不至于被冻成硬块咬不动。
不能走慢了,真的会冻死人。拉着车一路小跑,上山要4个多小时。前胸、后背全是汗时,山顶到了。坐下吃饭,那饭便是两个贴在身上的窝窝头,就着雪。到处是雪,一把把吞到肚子里去。才17岁,那雪的滋味永生难忘。
然后装上一车木头,往山下走。下山容易些,只需控制车的平衡。上山4个小时,下山2个小时,回来时天黑了。
那是他少年时的林海雪原。
进了屋用雪搓手、搓脚、搓耳朵,怕冻僵的手脚突然一遇热坏死掉。脱掉被汗浸透的棉衣,放在火墙边烤,换另一套前天穿过的棉衣。晚餐依然是窝窝头。第二天早上照样5点起,周而复始。
一个月之后离开时,怀揣1000元钱。1000元钱在20世纪70年代是天文数字,那时的人们一个月的工资不过才几块。
回家后,母亲看着他后背上被勒出的一道道紫红的伤痕,号啕大哭。
那1000元钱,给家里盖了5间大瓦房。他说起时,轻声细语,仿佛说一件有趣的事情,听者潸然泪下。
光阴里每一步全是修行,不自知间,早已自渡。那零下49摄氏度的牛耳河,霸占着他17岁的青春,直至老去,不可泯灭。
(1)、“他”上山拉木头苦在何处?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2)、第②段中“小心翼翼吞咽”中的“小心翼翼”和“吞咽”矛盾吗?为什么?(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4)、“光阴里每一步全是修行,不自知间,早己自渡。”这句话是作者对“苦难”的体悟,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
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冷空气来临,风速增加,雾霾逐渐消散。研究表明,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2009年11月3—8日的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具有显著阶段性特征,是一次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的雾霾混合性天气。本次持续性雾霾天气的第一阶段是霾阶段,该阶段PM2.5浓度增加是影响雾霾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因素;第二阶段是大雾阶段,该阶段相对湿度增大是导致能见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在持续性大雾天气的静稳条件下,导致PM2.5浓度累积增加;第三阶段后,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大雾天气结束。可以看出,雾霾过程能见度的变化和相对湿度、PM2.5浓度、温度、风速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相对湿度与能见度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由于温度决定了相对湿度的水平,因此温度与能见度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相对湿度与能见度的关系;而从整个过程来看,PM2.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第一阶段PM2.5与能见度影响的速率要明显高于第二阶段,而在第二阶段中,PM2.5对雾霾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风速与雾霾能见度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从整体上看,风速越大能见度越好,而从风速对能见度影响的线性趋势上看,第一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要大于第二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第三阶段能见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反映出风速对雾霾过程能见度的转好有重要的作用。
以北京为例。研究发现:无论是年均水平还是月均水平,霾日都要远远高于雾日,说明霾天气比雾天气对北京的影响更为严重。从月际变化上来看,大雾天气月变化十分明显,更集中于10-12月份;而霾天气在各月差异相对较小,除8-10月份的其他各月均有较多霾天气出现。从空间分布来看,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北京西北部雾霾发生频率最低、强度最小。城区和东南地区是霾天气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而大雾天气虽然在东南发生频繁,但是大雾强度在城区相对较弱,在城区的西北和西南大雾强度最大。
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对城市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农业生产等带来的影响日益显著,极易酿成雾霾灾害。同时,由于大部分严重的雾霾天气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消散,此类持续性雾霾天气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往往尤其严重,并容易带来较强的社会负面影响。2011年,雾霾天气第一次入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反映出社会公众对雾霾天气关注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雾霾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是雾霾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性工作,对于雾霾防灾减灾和雾霾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1)、下列对于雾霾天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严重的雾霾一旦形成,大多很难消散,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很大,容易酿成雾霾灾害。 B、雾霾天气的大范围出现,主要是在冷空气较弱或水汽条件较好的大气环流形势下,而且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 C、雾霾天气之所以形成污染,是由于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和颗粒物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生成的相互作用。 D、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最后的消散往往受到冷空气入侵的影响,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变化有密切关系。(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但是雾天气和霾天气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却有着明显不同。 B、雾霾天气如果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就会表现出:PM2.5浓度、相对湿度、风速与能见度保持稳定的线性关系。 C、雾霾天气人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体现了民众关注度的提高,也可以反映出政府关注民生、直面问题的工作态度。 D、雾霾天气极易酿成雾霾灾害,如果对形成它的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灾害风险评估,采取针对措施,就有利于防范这种天气灾害。(3)、请谈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积极地应对“雾霾”。四、名著导读
-
10. 名著阅读(1)、下面是摘录《朝花夕拾》中的几个片段,请根据内容,任选一个片段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①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②至于我们——我相信:我和许多人——所最愿意看的,却在活无常。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
③衍太太现在是早已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青,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2)、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五、写作题
-
11.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会让我们认识到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是从寻常小事中,也能感悟出一个道理。
请以“那一刻,我懂得了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低于600字,不超过900字的作文。
要求:⑴在题目的横线上补上恰当的词语。(如真诚、感恩、珍惜、宽容等)
⑵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⑶本次作文有3分卷面分,请认真书写,注意卷面整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