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03-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
-
2. 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
3. 下列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硫元素只表现还原性的是( )A、H2S B、SO2 C、H2SO3 D、H2SO4
-
4. 下列各种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陶瓷 B、水泥 C、玻璃 D、光导纤维
-
5. 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Na B、Mg C、Al D、Si
-
6.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A、CO2 B、HCl C、NH3 D、NaCl
-
7. 据报道,某些建筑材料会产生放射性同位素氡 Rn,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该同位素原子的中子数是( )A、136 B、50 C、86 D、222
-
8. 同周期元素(除稀有气体外)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元素的金属性减弱 B、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 C、单质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D、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
9. 当今化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是C60 , 它与金刚石的关系是( )A、同素异形体 B、同一物质 C、同位素 D、以上关系均不正确
-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 Na+H2O=Na++OH﹣+H2↑ B、铁跟稀硫酸反应 Fe+6H+=Fe3++3H2↑ C、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Ba2++SO42﹣=BaSO4↓ D、三氯化铝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 Al3++3OH﹣=Al(OH)3↓
二、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1. 下列电子式错误的是( )A、
B、
C、
D、
-
12. 一种耐高温、高强度的材料氮化硅,它的化学式可能是( )A、Si3N4 B、SiN C、Si2N3 D、Si4N3
-
13. 某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ⅣA族,它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其金属性比非金属性强,所以通常认为它是金属元素.此元素可能是( )A、Si B、Ge C、Sn D、Pb
-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任何酸 B、二氧化碳通入饱和氯化钙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 C、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可以得到硅酸 D、二氧化硅是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它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15. 下列各关系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O>S>Se B、单质的化学活动性:Cl2>F2>I2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H2Se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LiOH>NaOH>KOH
-
16. 某溶液中仅含有一种溶质,若在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不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A、AgNO3 B、CuSO4 C、K2SO3 D、Na2CO3
-
17.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
18. 检验硫酸钠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方法是( )A、先加BaCl2溶液过滤,再加AgNO3溶液 B、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硝酸溶液 C、先加足量的Ba(NO3)2溶液,过滤,再加AgNO3溶液 D、先加足量的BaCl2溶液,过滤,再加AgNO3溶液
-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H2SO4有脱水性,因而可作干燥剂 B、常温下,浓H2SO4可用铝制密闭容器储运 C、浓H2SO4具有氧化性,稀H2SO4无氧化性 D、浓H2SO4难挥发,因而可在敞口容器中储存
-
20. 有人认为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支持该观点的是( )A、HF B、H3O+ C、NaH D、H2O2
-
21. 向25mL18.4mol/L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A、小于0.23mol B、等于0.23mol C、0.23mol~0.46mol之间 D、等于0.46mol
-
22. 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周期表的前10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
23. 元素周期表前10种元素中,可构成含4个原子核及10个电子的粒子(不含同位素原子)共有( )A、2种 B、4种 C、5种 D、8种
-
24. 据报道,科学家发现了新的氢粒子,这种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的,这对解释宇宙演化提供了新的参考.对于这种氢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的组成可以用H3+表示 B、它比普通氢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 C、它一定含3个中子 D、可以推测它的化学性质与H2不同
-
25. 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
26. 炽热的木炭跟浓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浓硫酸的作用是 ,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27. 将下列硅酸盐的化学式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硅酸钠(Na2SiO3) , 滑石[Mg3(Si4O10)(OH)2] .
-
28.
图为周期表的一部分
(1)、请将原子序数为1、6、10、12、13、17、37八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2)、第17号元素的名称是 , 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上述元素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4)、上述元素中能以离子键结合成AB2型的化合物有 , 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5)、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是 , 碱性最强的化合物是 , 具有两性的氢氧化物是 . -
29. A、E为短周期元素的单质,B、C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A B C
请写出全部可能的情况.(写化学式,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第一种情况:A、B、C .
第二种情况:A、B、C .
第三种情况:A、B、C .
第四种情况:A、B、C .
…
-
30. 有一包粉末,可能是氯化钾、碳酸钠、三氯化铁、硫酸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研究它的组成,我做了如下实验,现将研究的问题和实验过程填写在下表中(假设各步恰好完全反应):
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一
存在有色离子吗?
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液无色
这种粉末中一定无
实验二
白色沉淀是什么?
取少量沉淀,向其中滴加稀盐酸
实验三
通过实验推断此粉末的组成是 .
-
31. 图为制取纯净干燥的气体A的装置图的一部分.生成A的速度可通过滴入液体B的速度控制.已知A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它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也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但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A是 .(2)、若C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则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C是一种黑色粉末,则B物质是 , C物质的作用是 .(4)、洗气瓶中的试剂是 , 其作用是 .
-
32. 用Cu跟浓H2SO4反应,得到SO2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把所得的CuSO4配制成500mL溶液.求:(1)、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
33. 将质量为6.3g的Na2SO3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取出50mL,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溶液得到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448L;另取该溶液50mL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求生成的白色沉淀的成分及其质量.
-
34. 如图所示,已知单质E可作为半导体材料;化合物F是一种具有可燃性的氧化物;化合物I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它能跟氧化物A起反应.请据此填空.(1)、化合物F、I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5. 若以A、B、C和D代表四种短周期元素,且知A与B可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的化合物甲,B与C可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的化合物乙,A与D、B与D也可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的化合物丙和丁,又知甲分子含18个电子,1mol乙含38NA个电子,丙分子和丁分子均含14个电子,请填空:(1)、A、B、C、D名称分别是、、、;(2)、化合物甲、丙、丁的化学式分别是、、;(3)、化合物甲的结构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