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03-07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
-
1. 首先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A、阿基米德 B、帕斯卡 C、托里拆利 D、伽利略2. 冰融化成水后,不变的物理量是( )A、密度 B、体积 C、质量 D、比热3. 下列器材或装置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喷水枪 B、船闸 C、饮水机 D、密度计4. 公共汽车上要配备逃生锤,为了更容易敲碎车窗玻璃,其外形应选择图中的( )A、
B、
C、
D、
5. 将同一密度计放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后如图甲、乙所示,则( )A、甲液体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大 B、乙液体密度大 C、乙液体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大 D、甲液体密度大6. 甲、乙两个用电器并联后接在某一电源上,在相等的时间内,电流通过甲所做的功比乙的大,则( )A、甲通过的电流比乙的大 B、甲两端的电压比乙的高 C、甲的电阻比乙的大 D、乙消耗的电能比甲的多7. 如图所示,一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水,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吊着重为10牛的实心物块A浸在水中,物块A处于静止状态,与物块A 未浸入水中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A受到的浮力等于10牛 B、水对容器底部压力增加量等于10牛 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保持不变 D、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量小于10牛8. 恐怖分子在公共场所安装了炸弹,其引爆装置如图所示,引爆装置的两个电键处于闭合状态,为使引爆装置不能引爆,拆弹专家应该( )A、用一根导线使电键S1短路 B、用一根导线使电键S2短路 C、断开电键S1 D、断开电键S29.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灯L熄灭,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将两用电器位置互换后再次闭合电键S,两个电表指针均不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或电阻R上,则( )A、灯L断路 B、灯L短路 C、电阻R断路 D、电阻R短路10. 如图所示,足够大的圆柱形容器A和体积为2V的实心金属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若:①先将B放入A容器底部(未紧密接触),再向A中倒入体积为V的水,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量为△F1;②先向A中倒入体积为V的水,再将B放入A容器底部(未紧密接触),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量为△F2 , 则( )A、△F1一定等于△F2 B、△F1一定大于△F2 C、△F1可能小于△F2 D、△F1可能等于△F2二、填空题
-
11. 教室里的投影仪和日光灯是的(选填“串联”或“并联”);日光灯工作时消耗的是能;额定功率为0.5千瓦的用电器正常工作6小时,耗电度,将教室里一部分用电器关掉,干路上通过的电流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 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 , 表示每立方米为0.8×103千克,其单位读作 , 一只杯子最多可盛质量为0.2千克的水,它一定盛下质量为0.2千克的酒精(选填“能”或“不能”),同一个杯子分别盛满酒精和水时,对杯子底部得压强较大(选填“酒精”或“水”).13. 某导体5秒内通过横截面积的电荷量为2库,电流做功12焦,通过导体的电流为安,导体两端的电压为伏,当该导体连接在电压为3伏的电源两端时,5秒内通过它某个横截面的电荷量为库,此时导体的电阻为欧.14.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伏,如图所示的设备为USB集线器的一种,表是它的参数,从表中可以直到该集线器使用时的输入电压为100﹣240伏,它的插头(选填“能”或“不能”)直接插在家庭电路的插座上,它使用后可以连接多个USB设备,则这些接口的连接方式为 , 这些接口的工作电压为伏.
接口类型
2.4A/1A USB接口
接口数量
六个USB接口
输入交流
100﹣240V 50﹣60HZ
输出直流
5V﹣8A
总线长度
148cm
产品规格
13.5×6×3.8cm
15. 如图所示,甲、乙两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将它们水平截去一部分,使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两个圆柱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截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 , 圆柱体对地面压强变化量△P甲△P乙 . (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6.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下列一些数据中:①电压表V的示数;②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③电压表示数V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④电流表A1示数与A示数的比值;⑤电压表示数V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当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大的是;变小的是 . (均选填相关数据的序号)
17. 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再次引发了中学生的科研热情.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孔明灯”,他们将一个薄塑料袋开口向下,并在开口端安装一个很轻的框架,框架上固定一些燃料,燃料点燃后,当灯笼内的空气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灯笼就能腾空而起,如图所示.该“孔明灯”的体积大约为0.02米3 , 总质量约为6克,环境气温为20℃.下表给出了空气密度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及相应温度下“孔明灯”内空气重力的大小.请依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密度
(千克/米3)
1.29
1.25
1.21
1.17
1.14
1.11
1.07
1.04
1.02
1.00
0.97
重力(牛)
0.253
0.245
0.237
0.229
0.223
0.218
0.210
0.204
0.200
0.196
1.190
①在环境气温下,空气的密度为千克/米3 .
②空气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是 .
③灯内空气的温度至少要达到℃,孔明灯才能起飞(忽略燃料质量的变化).
三、作图题
-
18. 重为5牛的物体静置在水平面上,请在如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重物对地面的压力.19. 请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电键S闭合后,两盏小灯L1、L2都能发光,电流表只测量通过灯L2的电流.20. 在如图所示中,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正确填进电路的空缺处,要求电键S闭合后:
(a)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b)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灯变暗,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四、计算题
-
21. 体积为3×103米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求物体受到的浮力.2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R2阻值为10欧,电源电压为3伏且保持不变,当电键S闭合后,干路中的电流为1安,求:
①通过电阻R2的电流;
②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
23. 一个底面积为2×10﹣2米2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内盛有0.1米深的水,求:①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②水的质量m1;
③继续加入一定量的水,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1 , 再将一个物块放入水中(无水溢出),当物块自然静止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为P2 ,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变为P3 .
i)若该物块自然静止时未浸没在水中,则该物块的密度的取值范围(写出具体数值)
ii)若该物块自然静止时浸没在水中,请用字母表示该物块的密度ρ物 .
24. 在如图(a)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且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4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00欧 1安字样,闭合电键S,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求:①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
②现用电阻R0替换电阻R1 , 同时将一电压表接入电路中,且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电压表选用0﹣3V量程,要求: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使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指针均能到达图(b)(c)所示位置,且电路能正常工作;
i)若电压表接在ab两点之间,求替换电阻R0的阻值范围;
ii)若电压表接在bc两点之间,求替换电阻R0的阻值范围.
五、实验题
-
25. 如图1所示仪器是实验室用来测物体的仪器,实验时砝码应放入盘,如图2所示的实验的装置可以用来证明的存在,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的名称为 , 它是根据原理制成的实验仪器.26. 小佳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实验情景如图(a)(b)(c)所示,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①由图(a)(b)(c)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牛;
②由图(b)中量筒内水面位置可知,水的体积为厘米3;
③由图(b)(c)中量筒内水面位置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厘米3;
④根据小佳同学测量的实验数据,在误差范围内,经运算、比较可得到的结论是: .
27.小徐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待测电阻Rx、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及导线若干,所有元件均完好.他连接电路进行实验,闭合电键后,在移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10~0.28安,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4伏;当移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个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a)、(b)所示,请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电压Ux(伏)
电流Ix(安)
电阻Rx(欧)
电阻Rx平均值
1
0.10
2
3
6.0
0.28
28. 为了研究柱体浸入水中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情况,某小组同学选用高度H、底面积S均不同的柱体A、B和C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他们设法使柱体A逐步浸入水中,测量并记录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接着仅换用圆柱体B、C重新实验,并将全部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实验中容器内水均未溢出).表一 柱体A H=0.4米 S=0.01米2
实验序号
h(米)
P(帕)
1
0
6000
2
0.1
6200
3
0.2
6400
4
0.3
6600
5
0.4
6800
6
0.5
6800
表二 柱体B H=0.3米 S=0.05米2
实验序号
h(米)
P(帕)
7
0
6000
8
0.12
6400
9
0.15
6500
10
0.18
6600
11
0.24
6800
12
0.3
7000
表三 柱体C H=0.2米 S=0.06米2
实验序号
h(米)
P(帕)
13
0
6000
14
0.05
6200
15
0.1
6400
16
0.15
6600
17
0.2
6800
18
0.3
6800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数据中p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当h<H时,p随h的增大而增大.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与17、18数据中的p和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 .
③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量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