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十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同步练习题

试卷更新日期:2015-08-1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 1. 明代时,丝织业中心是(   )
    A、松江 B、苏州 C、南京 D、北京
  • 2. 明朝时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
    A、广州 B、佛山 C、景德镇 D、泉州。
  • 3.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当时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是(   )

    A、南京 B、扬州 C、苏州 D、上海
  • 4. 我国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最早出现于(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中期 D、清朝初期
  • 5.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反映的是哪种性质的生产关系(   )
    A、奴隶制 B、封建主义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 6. 明朝中期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 7. 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此港是 (    )
    A、漳州 B、宁波 C、云台 D、广州
  • 8. 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工商业发达 B、天朝物产丰富 C、外国人滋扰生事 D、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
  • 9. 清代前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指 (    )
    A、严格限制对外交易 B、封闭关口,严守疆域 C、不许外国人来华 D、禁止中国对外交往
  • 10. 《皇都积胜图》描述了哪朝何地的商业繁荣景象?(    )
    A、明中后期北京 B、清代初期北京 C、明代初期南京 D、清代中期南京
  • 11. 下列经济现象中,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的是(    )
    A、一些地方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B、各地出现较大的工商业城市 C、一些手工业部门规模很大 D、一些手工业行业技术分工很细
  • 12. 促使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明初经济兴盛 B、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水平超过前代 C、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 D、苏州丝织业发达,许多机户拥有大量资金和织机
  • 13. 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原因诸多,此漫画反映的是(   )

    A、经济基础薄弱 B、对内集权专制 C、对外闭关锁国 D、频遭列强入侵
  • 14. 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  (    )
    A、禁止对外贸易 B、实行闭关锁国 C、加强思想控制 D、鼓励商业发展
  • 15. 右图描述了哪朝何地的商业繁荣景象?(  )

    A、明中后期北京 B、清代初期北京 C、明代初期南京 D、清代中期南京
  • 16. 明代引进原产南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是(   )
    A、玉米、甘薯 B、花生、马铃薯 C、葡萄、花生 D、向日葵、玉米
  • 17. 在闭关政策下,清政府开放的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是(   )
    A、北京 B、广州 C、苏州 D、泉州
  • 18. 下列作物中,不是明朝引进的是(   )
    A、玉米 B、花生 C、占城稻 D、甘薯
  • 19. 清朝前期,实行闭关政策的消极影响是(   )

    ①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  ②不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④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20. 下列对于资本主义萌芽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明中期后,江南纺织业中,出现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 B、机户是由清政府扶植发展起来的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D、清代,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手工业部门也增多了

二、填空题

  • 21. 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到清代丝织业中心是
  • 22.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和 是全国性商贸城市。


三、判断题:

四、材料分析题:

  • 24.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反映清政府奉行一种怎样的对外政策?
    (2)、清朝实行这种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
    (3)、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
    (4)、对此你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