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8-09-2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是 (    )

    A、乡村和工厂 B、牧场和城市 C、城市和乡村 D、牧区和林区
  • 2. 下列哪些条件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

    A、水源充足 B、交通便利 C、自然资源丰富 D、崎岖山地
  • 3. 关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 B、河流交汇处,易形成聚落 C、传统聚落,大多就地取材 D、山区聚落密集,数量众多
  • 4.

    下图中的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

    A、炎热干旱的沙漠 B、终年严寒的地区 C、炎热多雨的气候 D、地势高峻的高原
  • 5.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着鞭儿响四方,百鸟齐歌唱。”这首歌描述的乡村聚落类型是(  )
    A、农村 B、牧村 C、渔村 D、林场
  • 6. 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些河流的中上游的河谷两岸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B、在河流下游三角洲地区易被海水淹没,聚落分布比较分散 C、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D、在一些矿产地,由于开矿占有大量土地,所以聚落较少
  • 7. 如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 B、 C、 D、
  • 8. 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相比,其最主要差异是(       )

    A、房屋建筑的差异 B、人们收入的差异 C、人口数量的差异 D、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 9. 有利于聚落形成的地理条件是 (  )

    ①交通便利 ②土壤肥沃 ③地形崎岖 ④资源贫乏 ⑤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 10.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面的地区与民居的搭配正确的是(  )

    A、内蒙古地区——竹楼 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西双版纳地区——冰屋 D、北极地区——蒙古包

二、综合题

  • 1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和乡村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上面甲图表示 聚落,居民主要从事 等工作;乙图表示 聚落,居民主要从事 等工作.聚落的变化发展是从甲到乙还是从乙到甲? 

    (2)、请列举出两点说明甲图和乙图在景观上的差异.

    (3)、请指出我们肇庆市哪里还保留有乙的景观? 

    (4)、根据丙图所示的民居建筑外貌分析,当地气候特点是 ,判断理由是 .

  • 12.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此图反映了由演变为的过程。
    (2)、观察和分析地图可以看出,该聚落的人口总数不断 , 占地规模不断;聚落的建筑群不断 , 并有向高空发展变化的趋势;聚落的交通将会越来越
    (3)、关于聚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落变得越小越好 B、世界上所有的聚落都在扩大范围 C、世界上多数城市聚落都在变大 D、北京应将低矮的旧房子变成高楼大厦
    (4)、城市的形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十分突出。下列地区,容易形成城市的是(  )。(多选)

    A、河流附近 B、山麓地带 C、公路、铁路附近 D、高山高原 E、热带雨林 F、南极大陆 G、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