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8-09-1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电影记录着历史,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下列反映二战成为真正的世界大战的影片是( )A、 B、 C、 D、2. 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浩劫,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都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C、性质都是帝国主义战争 D、战后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3. “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 )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全面抗战开始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4. 标志着二战规模不断扩大的事件是( )①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②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③德国占领法国,空袭英国 ④美国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 近年两会期间,外交部长王毅回应有人将现在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时指出“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1970年二战后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曾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神色凌重的下跪忏悔,表明二战后的德国为日本树立了什么榜样( )A、实行非军事化 B、奉行和平外交 C、深刻反省历史 D、奉行殖民扩张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下列二战中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德国突袭波兰 ②德军占领法国 ③德军进攻苏联 ④日本突袭珍珠港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 ④ D、①③②④7. 某重大事件发生的,希特勒感到欣喜,说“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我们有了一个能给我们带来惊喜的盟国。”丘吉尔有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蒋介石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此处“某重大事件”应该是( )A、德国进攻波兰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苏德战争爆发 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8. 在军事行动上,“它”是当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却是极大的错误,导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这里的“它"是指( )
A、诺曼底登陆 B、中途岛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珍珠港事件9.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慕尼黑阴谋 B、德国进攻波兰 C、德国进攻苏联 D、日本偷袭珍珠港10. 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浩劫,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在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B、都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 C、都在战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D、都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二、材料分析题
-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慕尼黑协定》主要内容有: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德军于1938年10月1日至10日分阶段完成对上述地区及其他日耳曼人占居民多数地区的占领,这些地区存在的任何设备必须完好地交给德国。
孙红旗在《苏联与绥靖政策》中指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慕尼黑协定》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欧洲大战前夕绥靖政策的典型表现,或者说苏德条约是继英法之后苏联掀起的又一个绥靖高潮。
材料二:王芝在《条约有利于世界人民》中论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外交利用帝国主义营垒的矛盾,取得有利的国际环境.的一大胜利。俄罗斯领导人普京在波兰《选举报》发表文章,谴责了1939年签署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承认莫斯科与希特勒的交易“不道德”,但表示苏联“当时别无选择”。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慕尼黑协定》签署的目的。(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2. 2017年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了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并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阅读演讲中的段落,回答问题。材料:回首最近100年的历史,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巨大的进步。上世纪上半叶以前,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殖民地人民普遍觉醒,他们最强劲的呼声,就是摆脱枷锁,争取出路。冷战结束后,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这100多年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和发展。然而,这项任务至今远远没有完成,我们要顺应人民的呼声,接过历史接力棒,继续在和平与发展的马拉松跑道上奋勇向前。
——摘新华社
(1)、列举二战后的史实,从下列各方面说明人类取得“巨大进步”。方面
二战后的史实(各一项)
科学技术
世界经济
政治格局
(2)、依据材料,指出下列各时期人民“迫切愿望”和产生这些愿望的相关背景。时期
愿望
背景
上世纪上半叶以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上世纪冷战结束后
(3)、材料认为,和平与发展的任务“至今远远没有完成”。对完成这一任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