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8-09-1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C、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D、唱歌中的“男高音”指的是声音的响度
  • 2. 下列的实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甲: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乙: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丙: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可使声音变得悦耳或低沉

    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

    A、甲、乙、丁 B、甲、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丙
  • 3. 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

    A、不能传播声音 B、吸收了声波 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 4. 电影院放映厅的墙壁上被装修成坑坑凹凹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为了(  )
    A、防止声音发生振动 B、减弱回声 C、增强响声 D、改变声音的频率
  • 5. 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中启动并向湖边驶去.此过程中,水中的鱼可听到马达声,岸边飞行的鸟、散步的人也可听到.若距快艇的距离三者都相等,最先察觉快艇起动的是(   )
    A、 B、 C、 D、三者同时察觉
  • 6. 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 7. 对于人失去听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只要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 B、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可以通过骨传导来感知声音 C、对于因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就可以感知声音 D、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 8. 敲锣时要想使锣停止发声,只要用手按住锣面即可,这是因为(   )
    A、锣面振动变快了 B、锣声通过手掌后消失了 C、锣面停止振动,不能发生 D、手与锣面之间形成真空无法传声

二、填空题

  • 9. 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传到人耳的.在月球上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对话交谈.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 , 声音在 中不能传播.
  • 10. 古代士兵为了能及早听到偷袭敌人的马蹄声,常常睡在地上,其原因是能够传声。通常认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 11. 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发声;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是通过传入我们耳中的.
  • 12. 上课的铃声响了,铃声是由于铃的产生的,铃声是靠传入耳中的.
  • 13. 小强找来7个相同的啤酒瓶,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现能吹出“1、2、3、4、5、6、7”的声音来.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响声是由瓶内的振动引起的.
    (2)、吹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其原因是该瓶内空气柱振动的最快,所以发声的音调最高.

三、计算题

  • 14. 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向相反方向传播.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经过0.2s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声速按340m/s计算)
  • 15. 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该处海水的深度是多少?

四、实验题

  • 16. 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如果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越大,这个现象说明 .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若把甲、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图是(选填“甲”或“乙”).   
    (3)、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