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8-09-1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材料中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宇宙飞船外壳
光导纤维
宇航服
尿不湿
酚醛树脂
二氧化硅
聚酯纤维
聚丙烯酸钠
A、A B、B C、C D、D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麦芽糖水解的产物只有葡萄糖 B、苯酚可用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C、油脂水解可以制取高级脂肪酸 D、鸡蛋清遇醋酸铅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3.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还原性的是( )A、用葡萄糖制镜或保温瓶胆 B、用 除去废水中的 C、用 治疗胃酸过多 D、用 制备纳米4. 白屈菜有止痛、止咳等功效,从其中提取的白屈菜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白屈菜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子式是 B、能发生加成反应 C、能发生水解反应 D、能发生缩聚反应5. 下列事实、离子方程式及其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 )A、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为浅绿色:Fe+4H++NO3-=Fe3++NO↑+2H2O B、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变蓝:4H++4I-+O2=2I2+2H2O C、向 溶液中滴加少量浓 ,溶液变为黄色:Cr2O72-(橙色)+H2O 2CrO42-(黄色)+2H+ D、向水杨酸( )中滴加 溶液,放出无色气体: +2HCO3-→ +2CO2↑+2H2O6. 类比(比较)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O2通入水中生成H2CO3 , SO2通入水中生成H2SO3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SO2通入CaCl2溶液中也无明显现象 C、足量的CO2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先生成沉淀后溶解,足量的SO2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现象相同 D、CO2通入 溶液中生成 和 ,SO2通入 溶液中生成 和7. 已知下列实验事实:① 固体既能溶于 溶液得到 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 溶液;
②向 溶液中滴加 溶液,再酸化,可得 溶液;
③将 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化合物 中 元素为+3价 B、实验①证明 是两性氧化物 C、实验②证明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实验③证明氧化性:8. 25℃时,浓度均为0.1mol/L的溶液,其pH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序号
①
②
③
④
溶液
pH
7.0
7.0
8.1
8.9
A、酸性强弱: B、离子的总浓度:①>③ C、②中: D、②和④中 相等9. 海洋中的珊瑚虫经如下反应形成石灰石外壳,进而形成珊瑚: 。与珊瑚虫共生的藻类会消耗海洋中的 。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的加剧干扰了珊瑚虫的生长,甚至致其死亡。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共生藻类消耗 ,有利于珊瑚的形成 B、海洋中 浓度升高,抑制了珊瑚的形成 C、温度升高会增大 在海水中的溶解度,抑制了珊瑚的形成 D、将 转化为甲醇等化工原料,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10. 工业上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可用如下反应: , 在温度 和 时,分别将0.50mol 和 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 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温度
时间/min
0
10
20
40
50
0.50
0.35
0.25
0.10
0.10
0.50
0.30
0.18
……
0.1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0min内, 时 比 时小 B、温度: C、 D、平衡常数:11. 工业上常用氯氧化法处理含氰(CN-)废水,一定条件下,氯气和CN-反应生成无毒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N-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B、该反应的产物之一是无毒的N2 C、当1mol CN-参与反应时,转移3mole- D、处理含0.1mol CN-的废水,理论上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Cl2的体积为5.6L12. 用下列装置(尾气处理已略去)进行相关实验,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a中试剂
b中试剂
c中试剂
A
比较 、 的酸性
醋酸溶液
碳酸钠
硅酸钠溶液
B
比较 、 的氧化性
浓盐酸
高锰酸钾
碘化钾溶液
C
证明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苯和液溴
铁粉
硝酸银溶液
D
证明 有还原性
饱和食盐水
电石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A、A B、B C、C D、D13.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以将温室气体 转化为燃料气体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电极a表面发生还原反应 C、该装置工作时, 从b极区向a极区移动 D、该装置中每生成 ,同时生成14. 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是否超标,通过悬挂涂有 (白色)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亮黄色至暗红色)及变色所需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汞含量。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中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当有1mol CuI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15. 向 浊液中滴加氨水后可得到澄清溶液,继续滴加浓硝酸后又有沉淀生成。经查资料得知: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B、实验可以证明 结合 能力比 强 C、实验表明实验室可用氨水洗涤银镜反应后的试管 D、由资料信息可推知:加浓硝酸后生成的沉淀为16. 已知反应: 。将一定量的 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如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的操作是压缩注射器 B、c点与a点相比, 增大, 减小 C、平均摩尔质量: D、d点:17. 人体血液里存在重要的酸碱平衡: ,使人体血液pH保持在7.35~7.45,否则就会发生酸中毒或碱中毒。其pH随 变化关系如下表:1.0
17.8
20.0
22.4
pH
6.10
7.35
7.40
7.4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人体血液中, 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B、人体血液酸中毒时,可注射 溶液缓解 C、 的血液中, D、pH=7.40的血液中, 的水解程度一定大于 的电离程度18. 在两份相同的 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 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①代表滴加 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C、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D、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19. 实验:① 溶液和 溶液各1mL混合得到红色溶液a,均分溶液a置于b、c两支试管中;②向b中滴加3滴饱和 溶液,溶液颜色加深;
③再向上述b溶液中滴加3滴 溶液,溶液颜色变浅且出现浑浊;
④向c中逐渐滴加 溶液 ,溶液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②中增大 浓度使平衡 正向移动 B、实验③中发生反应: C、实验③和④中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相同 D、实验②、③、④均可说明浓度改变对平衡移动的影响20. 欲检验 气体中是否含有 、 ,进行如下实验:①将气体通入酸化的 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a:
②滤去沉淀a,向滤液中加入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a为 B、气体中含有 C、沉淀b为 D、气体中没有HCl二、推断题
-
21. 功能高分子P可用作光电材料,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i: (R,R’表示氢或烃基)
ii.
iii.
(1)、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6,其结构简式是。(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3)、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4)、D为苯的同系物,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5)、G的结构简式是。(6)、反应⑨的化学方程式是。(7)、反应⑤和⑦的目的是。(8)、以乙炔和甲醛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1,3-丁二烯,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三、实验题
-
22. 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模拟用软锰矿(主要成分 ,杂质为铁及铜的化合物等)制备高纯碳酸锰,过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①缓慢向烧瓶中(见上图)通入过量混合气进行“浸锰”操作,主要反应原理为: (铁浸出后,过量的 会将 还原为 )
②向“浸锰”结束后的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纯 粉末。
③再用 溶液调节pH为3.5左右,过滤。
④调节滤液pH为6.5-7.2,加入 ,有浅红色沉淀生成,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高纯碳酸锰。
(1)、“浸锰”反应中往往有副产物 的生成,温度对“浸锰”反应的影响如下图,为减少 的生成,“浸锰”的适宜温度是。图1 温度对锰浸出率的影响 图2 浸锰温度与 生成率的关系
(2)、查阅表1,③中调pH为3.5时沉淀的主要成分是。②中加入一定量纯 粉末的主要作用是 , 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表1:生成相应氢氧化物的pH
物质
开始沉淀pH
2.7
7.6
8.3
4.7
完全沉淀pH
3.7
9.6
9.8
6.7
(3)、③中所得的滤液中含有 ,可添加过量的难溶电解质MnS除去 ,经过滤,得到纯净的 。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加入MnS的作用。(4)、④中加入 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3. 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的探究实验:装置
分别进行的操作
现象
i. 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酚酞
______________
ii. 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 溶液
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
(1)、小组同学认为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均能证明铁发生了吸氧腐蚀。①实验i中的现象是。
②用化学用语解释实验i中的现象:。
(2)、查阅资料: 具有氧化性。①据此有同学认为仅通过ii中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
②进行下列实验,在实验几分钟后的记录如下:
实验
滴管
试管
现象
溶液
iii. 蒸馏水
无明显变化
iv. 1.0 溶液
铁片表面产生大量蓝色沉淀
v. 溶液
无明显变化
a. 以上实验表明:在条件下, 溶液可以与铁片发生反应。
b. 为探究 的存在对反应的影响,小组同学将铁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后洗净)后
再进行实验iii,发现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此补充实验表明 的作用是。
(3)、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仍不严谨。为进一步探究 的氧化性对实验ii结果的影响,又利用(2)中装置继续实验。其中能证实以上影响确实存在的是(填字母序号)。实验
试剂
现象
A
酸洗后的铁片、 溶液(已除 )
产生蓝色沉淀
B
酸洗后的铁片、 和 混合溶液(未除 )
产生蓝色沉淀
C
铁片、 和 混合溶液(已除 )
产生蓝色沉淀
D
铁片、 和盐酸混合溶液(已除 )
产生蓝色沉淀
(4)、综合以上实验分析,利用实验ii中试剂,设计能证实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实验方案。四、填空题
-
24. SCR和NSR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 排放。(1)、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工作原理:
①尿素 水溶液热分解为 和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器中 还原 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当燃油中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 在 作用下会形成 ,使催化剂中毒。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的形成:。
④尿素溶液浓度影响 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 )含量的方法如下:取ag尿素溶液,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 ,所得 用过量的 mL 溶液吸收完全,剩余 用 溶液恰好中和,则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NSR 储存还原)工作原理: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图a所示。
①通过BaO和 的相互转化实现 的储存和还原。储存 的物质是。
②用 模拟尾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了 的催化还原过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图b表示该过程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第一步反应消耗的 与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③还原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笑气( )。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发现笑气的产生与NO有关。在有氧条件下 与 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 亚氯酸钠( )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生产 的主要流程如下:(1)、I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是(填化学式)。(2)、I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III中离子隔膜电解池的装置如下:①A的化学式是 , A在口产生。
②m为(填“阴”、“阳”)离子交换膜。
③结合化学用语和文字说明解释 产生的原因:。
(4)、 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用亚氯酸钠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①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②研究表明:若反应开始时盐酸浓度越大,则气体产物中 的含量越大,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其原因是。
(5)、 变质可分解为 和 。取等质量变质前后的 试样均配成溶液,分别与足量 溶液反应时,消耗 的物质的量前者(填>、<、=)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