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三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8-09-0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自主修建了第一条铁路,起自河北唐山,止于胥各庄,名为唐胥铁路。1881年建成后,清政府却认为,火车震动了东陵的先王神灵,因而禁止使用机车,只准以骡马拽引车辆,人称“马车铁路”.这一事件反映了(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进步 B、清王朝拒绝一切西方先进技术 C、民众的愚昧和思想落后 D、封建专制统治与时代大潮间的巨大落差
  • 2. 如图是清末河北邢台火车站人们乘坐蒸汽火车的的场景,当时的报纸写到:“乘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    )

    A、图中的交通下具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人们的出行方式 B、人们对新的交通下具火车有敌视态度 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D、工业文明对当时的中国社会进行了彻底的改变
  • 3. 下列哪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不可能出现(    )
    A、张某阅读《申报》,知道了《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悲愤万分 B、刘某沿着中国人自己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坐火车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清军通过电报传递军情 D、1913年的南京街头,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热烈握手
  • 4.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
    A、粤汉铁路 B、淞沪铁路 C、滇越铁路 D、平汉铁路
  • 5. 某人征婚广告称:“(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则广告在中国最早有可能出现在(    )  

    A、19世纪中期 B、20世纪初期 C、20世纪中期 D、21世纪初期
  • 6. 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A、旗袍四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B、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C、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D、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 7. 下图所示为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饰亦效洋服,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

    A、作者对辛亥革命不认同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彻底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8. 某班举行“中国社会生活变迁”讨论会,主持人出示了一组图片,请你判断其属于哪一时期(    )

                      

    轮船招商局        《定军山》剧照         剪辫子

    A、近代化探索时期 B、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 9.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方面的变化(    )
    A、交通 B、通信 C、文化 D、社会习俗
  • 10. 下列表述是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的内容,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观点的著作是《海国图志》 B、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这里的“黄金时代”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八个字是少年瞿秋白对一事件功绩的概括,该事件指的是辛亥革命 D、在1909年的一次通车典礼上,有代表充满豪情地说:“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此路应是京张铁路

二、材料分析题

  •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者们“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在1911年10月10日,他们发动了武昌起义,建立了湖北军政府,诸省纷纷响应。随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清帝退位。民主共和制代替了君主专制,共和制首次在中国成为一个鲜活的事实。临时政府发布“剪辫通令”,强行剪去男子头上的辫子;革除缠足等陋习,推动妇女解放运动,使广大妇女摆脱封建枷锁,大胆走出家门,参与社会事务。

    ——摘自《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是谁?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有关社会变革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时由于帝制倾覆,共和告成,人们在政治上和思想上获得了一次大解放。人们对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革命”,“也不算时髦”,谁若继续留辫子,便为社会舆论所不齿。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时髦”。


    (1)、根据材料,说说当时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发生的重要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重要原因。

    (3)、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早期维新派代表郑观应曾说:“夫地方之有铁路,譬如人身血脉流通,手足灵捷……其未建铁路者,则如风痹之人,半体不遂,举动不灵,横逆之来,无可相助,亦惟任其侮辱而莫之御。”

               ——郑观应《盛世危言》

    (1)、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交通工具?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

    (2)、依据材料说明铁路给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和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此外,作者还指出其哪方面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