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8-08-21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 1. 给划线字注音

    呢喃

    冠冕

  • 2. 解释下列词语:

    ①娉婷:

    ②鲜妍:

    ③冠冕:

    ④呢喃:

  • 3.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雨后的天空闪耀着美丽的彩虹和清新的空气。 B、岸上尚且提心吊胆,更何况筏子上的人们呢? C、唐诗中积极迸取、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不仅来自国力、开放等时代气象,而且来自开明、先进的政治文化。 D、作为教育的上层建筑,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
  •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很想看看这北极老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便在后面紧追不舍。 B、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C、天津卫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略牙。 D、然后他呆在那儿,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 5.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⑤④ C、④②①⑤③ D、④②①③⑤
  • 6.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我非常渴望投身到这项惠及众多山区孩子的活动中,为山区孩子也能搭上信息时代的列车贡献自己的宝贵力量。 B、九年级家长会上,家长代表王丽女士的讲话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家长就“如何做好家校配合”这一专题踊跃发言。 C、班主任王老师因病请假半年,教物理的陈老师说:“一个班不能没有班主任,我愿意屈就班主任一职。” D、王晓川同学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说道:“奶奶,您老身子真硬朗,今年高寿?”
  • 7.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作者是 , 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新月派诗人之一。
  • 8. 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美好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丽的呼唤就是妈妈。”是呀,母爱如花,装点着我们的生命;母爱如阳光,让我们的世界倍增温暖。班级为此开展了以“感受母爱”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
    (1)、在开展此次活动前,班上做了一次调查,仔细阅读下面的表格,从变化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谈谈你的发现。

    问题

    愿意陪妈妈一起逛街

    一天见不到妈妈会想她

    妈妈累的时候会为她揉揉肩、捏捏腿

    妈妈批评时会顶嘴

    当妈妈没准备你需要的东西时会发脾气

    小学

    28

    24

    25

    3

    5

    初中

    12

    10

    8

    20

    21

    (2)、为了赞美深深的母爱,有同学拟写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两鬓白发尝尽人间疾苦

    下联:

    (3)、老师要求每位同学搜集一篇反映母爱的散文,并编辑成书。请你给本书拟定一个书名并阐释理由。

二、阅读理解

  • 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母爱如粥

        ①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每天都和她的儿子聊天,她给他讲一些他小时候的故事:光着屁股在小河里游泳被虾刺伤了屁股,赤着脚丫蹿到树上吃桑葚被毛毛虫咬得浑身疙瘩,林林总总。他都已忘了的事情,她总是记忆犹新,如数家珍。

        ②她每天总是会利用一大部分时间来给他熬粥。用那种最长最大、颗粒饱满、质地晶莹、略带些翠青色的米粒,一颗一颗精心挑选。如果偶尔一不小心手指沾起了两颗,她会将它们重新放进米堆,重新挑选。她把那些米洗得很干净,然后放进一只棕色的瓦罐,倒上沉淀过的泉水,用柴火慢慢熬。火不能太猛,否则粥会受热不均匀。她把火儿侍候得温顺而精致,宛若一位恬静娴雅的江南女子。

        ③熬一锅粥, 通常要花费两个半小时。她小心翼翼地把粥倒进一只花瓷碗里,一边晃着脑袋,一边对着粥吹气,吹到自己呼吸困难,粥才凉了。她微笑着用汤匙喂给儿子吃,可是儿子闭着眼睛,漠然地拒绝了她。她并不生气,微笑如昔。

        ⑤第二天,继续拣米,熬粥,吹冷,继续接受拒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手指已经变得粗糙而迟钝,她摇晃着的脑袋已经白发丛生,她的力气也大不如从前,往往是粥冷到一半时便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必须借助蒲扇来完成下一半的降温。可是儿子依然冷漠地拒绝她。她一直微笑着,始终没有留下一滴眼泪。

        ⑥这种热情与冷漠对峙持续了8年零73天。第8年零74天,她正和儿子讲着他小时候的故事,儿子突然睁开眼睛,不太清楚地说了声:“妈妈,我要喝粥。”她顿时泪如雨下——那是自从医生宣布他脑死亡后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医生说,像他这种情况,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

        ⑦儿子那天吃到了母亲熬的粥,其实并不像她描述的那么好吃,有微微的糊味,而且还带有咸咸的眼泪的味道。可想而知,母亲是多么______!

        ⑧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三个月之后,就在儿子完全可以生活自理之时,母亲撒手人寰。临走时,她握着儿子的手,笑容安详而从容。儿子在清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本母亲的病历,其实早在七年多以前,在儿子昏睡一年之后,不幸又一次降临了这个家庭——母亲被确诊为肝癌晚期。

        ⑨是什么信念可以支撑一位肝癌晚期的女人与病魔对抗了七年?医生说这是个奇迹。儿子知道,创造奇迹的正是——那可怜而尊贵、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1)、文章从两个方面写了母亲对儿子的照料。
    (2)、文中母亲创造的“奇迹”具体指什么?
    (3)、品读第②段,结合全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她把火儿侍候得温顺而精致,宛若一位恬静娴雅的江南女子。

    (4)、第⑤段为什么要写“8年零73天”、“第8年零74天”?
    (5)、第⑦段写粥不好吃,是因为;第⑦段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