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北省宜昌二十八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02-2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 1. 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又一实现全国统一局面的时间和关键人物是(  )

    A、581年 杨坚 B、605年 隋文帝 C、589年 杨坚 D、611年 隋文帝
  • 2. 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 3.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繁荣而短暂 B、实现了统一 C、统治者残暴 D、大运河开通
  • 4.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

    A、唐高宗统治初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初期
  • 5. 下面关于“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C、皇帝勤于政事,大臣廉洁奉公 D、人口大幅度增长
  • 6. 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 7. 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

    A、三分九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 8. 法律制度的出现和不断完善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

    A、《隋律》 B、《唐律疏议》 C、《秦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9.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引用此话的根本目的是(    )

    A、为了阐明君民关系 B、为了阐明水与舟的关系 C、为了说明民贵君轻 D、为了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
  • 10. 张某是唐代中央机关的小吏,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政令的执行,他所在的部门属于(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军机处
  • 11.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子贵,尽是读书人。”与该诗反映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 12.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事件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文成公主入藏 D、戚继光抗倭
  • 13. 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往往称自己是“唐人”,他们聚居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海外华人自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A、喜欢唐朝的服装 B、唐朝在世界历史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唐朝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 14. 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行 D、遣唐使到来
  • 15. 恩格斯曾经说“:在14世纪初,从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这是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  )

    A、火药 阿拉伯 B、造纸术 以色列 C、指南针 阿拉伯 D、印刷术 以色列
  • 16.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他的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巧高超,被后人称为( )

    A、医圣 B、书圣 C、诗圣 D、诗史
  • 17.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民族政权并立 C、诸侯争霸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18. 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   )

    A、西夏的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 19. 岳飞赢得人民尊敬的最主要原因(  )

    A、岳飞抗金符合中原广大人民的利益 B、岳飞的忠君思想 C、岳家军纪律严明 D、岳家军作战勇敢
  • 20.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南宋建立 B、宋金和议 C、郾城大捷 D、澶渊之盟
  • 21.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方向南转移的过程,至(  )最终完成。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 22.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诗)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杜甫诗) C、“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 D、“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
  • 23. 电视剧《走西口》讲述的是清朝末年民国初期山西田家背井离乡“走西口”的传奇故事。在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曾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

    A、使南方混乱 B、北方趋于平静 C、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D、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 24. 北宋时期,纸币的出现说明了(  )

    A、江南经济的发展超过北方 B、北宋注意货币改革 C、商业繁荣和商品交换的频繁 D、造纸技术的成熟
  • 25. 宋代城市的娱乐场所叫瓦舍。下列对瓦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主要原因 B、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 C、瓦舍的出现,反映了农民的需要 D、瓦舍的出现,意味着宋代都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二、改错题

  • 26.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大运河。

    错误:

    理由:

  • 27. 南宋都城东京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

    错误:

    理由:

  • 28. 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的吐蕃人是维吾尔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他们的杰出赞普尺带珠丹统一青藏高原,开始了与唐朝的友好关系。

    错误:

    理由:

  • 29. 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以及唐朝印制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活字印刷品──《金刚经》,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博大精深。(以上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错误:

    理由:

三、材料解析题

  • 30. 唐朝堪称我国古代文明开放社会的典范,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往频繁,对后世影响深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他是唐朝第二位君主,是一位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的皇帝,他认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毛泽东评价唐朝一位皇帝:“她的确是个治国天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也有人说她任用酷吏,实行恐怖统治。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而她的石碑上却没有刻字,功过是非让后世去评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描述的皇帝是谁?他们的统治被誉为什么?

    (2)、材料二中描述的皇帝,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其地位。

    (3)、继承与创新是社会繁荣的重要因素。唐朝继承和发展了隋朝什么制度?

    (4)、写出隋唐时期领先世界的两项科技成就。

    (5)、隋唐时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 31.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

    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经济重心转移完成于哪个具体朝代?

    (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哪位皇帝时期开凿?其目的是什么?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名称是什么?另一种灌溉工具叫什么?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32.

    唐、宋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广泛的对外交往,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如广州)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代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①②③所表示的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请你用“序号﹣国家﹣史实”的模式,用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

    例如:②﹣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学习中国文化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宋代的对外贸易情况如何?南宋时期,全国最大的港口是哪里?

    (3)、宋代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来管理对外贸易?该机构的设立说明了什么?

    (4)、结合两段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唐、宋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5)、上述材料说明的史实,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