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1.5 科学探究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8-08-1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题
-
1. 体育课上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材料进行了讨论,有的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了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2. 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的过程是( )
A、根据问题提出假设 B、收集证据,检验假设是否正确 C、根据收集的证据,得出实验结论 D、先找合适的工具3. 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得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 )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4. 平面镜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那么凹面镜对光线会有什么作用呢?小枫开动脑筋,找到了所有可能的情况: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然后,他利用激光笔手电筒对着凹面镜照射,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小枫的学习经历了( )A、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B、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交流与评估 C、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D、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分析和论证5. 李刚家里买了一个新的保温瓶,他想研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开水的关系,他进行了猜测,为验证它,在相同温度的环境中,他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实验:①先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为t ℃的开水,取水的体积为保温瓶容积的1/3,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温度,共测3次;②第二次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仍为t ℃的开水,其体积是保温瓶的2/3,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温度,共测3次;③第三次把保温瓶内装满初温为t ℃的开水,重复前次做法。从三次的实验记录中,可以得出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入开水多少的关系。你从实验可知,他所改变的量是开水的。由于影响保温瓶的保温性能的因素除了开水的质量外,保温瓶的型号,开水的 , 环境的温度,观察的都会影响其保温性能,因此,这些因素应加以控制,应观察的量是经过相同的时间间隔开水的。
二、中档题
-
6. 当你肚子疼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会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然后用手触摸一下,并叫你去化验,医生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建立假设 B、获取事实与证据 C、制定计划 D、提出问题7. 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规范的操作方法是获取可靠实验结论的基本保证。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充分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步骤 B、实验前用简单的文字或图表设计出实验步骤流程图 C、实验前把实验报告中相关的现象、数据和结论预先填好,以便在实验时对照进行 D、实验中要尽量保持安静,不随意走动,防止发生安全意外8. 市场上的防晒霜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几个学生邀约徒步旅行,准备利用此机会做一个关于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你认为4位学生中谁的实验方案最好( )实验人
实验方案
甲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手背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乙
第一天手背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两天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丙
在同学的手背上涂上防晒霜,自己的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与同学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丁
手心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A、甲 B、乙 C、丙 D、丁9. 小柯猜想制造乒乓球材料的不同,乒乓球的弹性也不同。他用材料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乒乓球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
A、把乒乓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B、把乒乓球沿不同方向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C、把乒乓球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D、用不同的力将乒乓球掷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10.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一天饭后,孙青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如下的探究。
⑴提出的问题:?
⑵猜想与假设: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⑶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纤维各一块,足量的水。
⑷主要步骤:往三个烧杯中倒入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 , 将现象记入下表。
布料种类
涤纶
麻
棉
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较少
最少
布块所含水量
最少
较多
最多
⑸结论:。
⑹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说,应尽量采用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三、拓展题
-
11. 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