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内环境与稳态
试卷更新日期:2018-08-01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 )A、淋巴管内的液体 B、输尿管内的液体 C、汗腺导管内的液体 D、消化管内的液体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B、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 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 D、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3. 取某实验小鼠皮肤片,分别移植到同种小鼠甲和切除胸腺的同种小鼠乙身上。一段时间后,观测到该皮肤片在小鼠乙身上的存活时间比小鼠甲的长。由此推断,对该皮肤片发生排斥反应(一般指移植物作为“非已”成分被免疫系统识别、破坏和消除的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巨噬细胞4. 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增加 B、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减少 C、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减少5. 当人突然遇到寒冷环境时,不会发生的是( )A、体温仍然能够保持相对恒定 B、蜷缩身体,减少体表与外界接触面积 C、下丘脑感受到温度下降 D、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心率减慢6. 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及其相关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 B、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 C、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D、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大量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7. 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 B、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 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 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
二、综合题
-
8. 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 , 激素乙通过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 , 从而减少尿量。(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9.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功能受多种物质影响,与血管健康密切相关。(1)、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可降低VSMC膜上Ca2+运输蛋白的活性,导致进入细胞内的Ca2+(增加/减少),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上述调节方式属于调节。(2)、机体产生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引起VSMC少内质网功能紊乱,堆积未折叠蛋白,这些蛋白没有形成正确的 , 不能行使正常功能。(3)、用同型半胱氨酸处理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熟分化型VSMC后,其细胞分化相关指标的交化如下表所示。
由此推断,同型半胱氨酸导致VSMC分化程度(升高/降低),功能紊乱。
(4)、已知血管保护药物R对VSMC没有直接影响,但可改善同型半胱氨酸对VSMC的作用。以小鼠VSMC为材料,在细胞水平研究上述作用时,应设计三组实验,即、同型半胱氨酸处理组和;每组内设三个重复,其目的是。三、实验探究题
-
10. 对下列生物学实验进行结果顶测或分析与讨论。(1)、在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兔红细胞时,见到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以避免 , 减少误差。(2)、①在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作用的实验设计中,若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注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顺序应是。
②人体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值,在不同生理状况下是不同的,当机体处于状况时,该比值明显下降,此时机体物质代谢的变化是(答出2点即可)。
(3)、某同学进行切除甲状腺对小鼠体长影响的实验,观测到切除甲状腺的幼年组小鼠体长增加明显低于未切除组,其机理是。(4)、以某种实验小鼠为材料制备抗血清。①欲获得某一种较高浓度的抗体,在你的实验思路中,关键是需对小鼠进行。为什么?。
②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
11. 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1)、癌细胞具有无限的特点。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系统发挥清除作用。(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
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
①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空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②表中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有。
③综合表中全部数据,实验结果表明。
实验二: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iPSC还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的免疫。
(3)、研究人员另取小鼠进行实验,验证了上述推测。下图为实验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示意图。请在下图中选择A或B填入④处,从C~F中选择字母填入①~③处。①;②;③;④.
(4)、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12. 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内容如下: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分钟)
b.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5mL,记录尿量
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mL,记录尿量,取尿液做尿糖定性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发现,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2)、c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实验兔的尿量会 , 取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
(3)、若某实验兔出现腹泻,尿量减少现象,导致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了存在于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引起尿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