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8: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试卷更新日期:2018-08-01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将某种海鱼的抗冻基因导入西红柿细胞中,培育成耐低温的西红柿新品种,这种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属于(   )
    A、杂交育种 B、转基因技术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 2. 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其原因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  )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重复 C、染色体易位 D、染色体倒位
  • 3. 甲、乙两物种在某一地区共同生存了上百万年,甲以乙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的进化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 B、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阻碍物种甲的进化 C、若甲是动物,乙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 D、甲基因型频率改变可能引起乙基因频率的改变
  • 4. 为判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了解这两个种群所在地区之间的距离后作出判断 B、观察这两个种群个体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C、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死亡率 D、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出生率
  • 5.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 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 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 6. 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 B、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 C、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 D、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相同
  • 7. 下列过程不涉及基因突变的是(    )
    A、经紫外线照射后,获得红色素产量更高的红酵母 B、运用CRISPR/Cas9技术替换某个基因中的特定碱基 C、黄瓜开花阶段用2,4-D诱导产生更多雌花,提高产量 D、香烟中的苯并芘使抑癌基因中的碱基发生替换,增加患癌风险
  • 8. 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 B、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 C、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D、白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裴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
  • 9. 通过羊膜穿刺术等对胎儿细胞进行检查,是产前诊断的有效方法。下列情形一般不需要进行细胞检查的是(    )
    A、孕妇妊娠初期因细菌感染引起发热 B、夫妇中有核型异常者 C、夫妇中有先天性代谢异常者 D、夫妇中有明显先天性肢体畸形者
  • 10.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缺乏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基因的人,均衡饮食条件下不会患坏血病 B、先天愚型患者第五号染色体上缺失一段染色体片段,患儿哭声似猫叫 C、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导致不能生成苯丙氨酸而患病 D、先天性心脏病是多基因遗传病,个体是否患病与基因有关.与环境因素无关
  • 11. 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色体为XY,雌株为XX;其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技术路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形成愈伤组织可通过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 B、幼苗乙和丙的形成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C、雄株丁的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XX D、与雄株甲不同,雄株丁培育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 12. 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二、实验探究题

  • 13. 生物的有些性状受单基因控制,有些性状受多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某作物的A性状(如小麦的有芒 / 无芒) 受单基因控制,B 性状(如小麦的产量) 受多基因控制,则性状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2)、若要通过实验探究 B 性状的表现与环境的关系,则该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 , 在设置自变量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有(答出两点即可)。
    (3)、根据上述两类性状的遗传特点,对于人类白化病的控制来说,一般应设法降低人群中;对于哮喘病的预防来说,一般可从改善其所处的入手。

三、综合题

  • 14. 根据题干,回答下列问题:
    (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
    (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
    (3)、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过程是 , 分解者通过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 15. 为获得玉米多倍体植株,采用以下技术路线。据图回答:

    (1)、可用对图中发芽的种子进行处理。
    (2)、筛选鉴定多倍体时,剪去幼苗根尖固定后,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区的细胞。若装片中的细胞均多层重叠,原因是。统计细胞周期各时期的细胞数和细胞染色体数。下表分别为幼苗I中的甲株和幼苗II中的乙株的统计结果。

    幼苗

    计数项目

    细胞周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甲株

    细胞数

    细胞染色体数

    x1

    x2

    x3

    x4

        x5

    /

    /

    y

    2y

       /

    乙株

    细胞染色体数

    /

    /

    2y

    4y

      /

    可以利用表中数值 , 比较甲株细胞周期中的间期与分裂期的时间长短。

    (3)、依表结果,绘出形成乙株的过程中,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周期及下一个细胞周期的染色体数变化曲线

  • 16.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Mp)侵染水稻引起的病害,严重危害我国粮食生产安全。与使用农药相比,抗稻瘟病基因的利用是控制稻瘟病更加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措施。
    (1)、水稻对Mp表现出的抗病与感病为一对相对 , 判断某抗病水稻是否为纯合子,可通过观察自交子代来确定。
    (2)、现有甲(R1R1r2r2r3r3)、乙(r1r1R2R2r3r3)、丙(r1r1r2r2R1R3)三个水稻抗病品种。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三对抗病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根据基因的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可将样本中的R1、r1、R2、r2、R3、r3区分开。这种方法可用于抗病品种选育中基因型的鉴定。

    ①甲品种与感病品种杂交后,对F2不同植株的R1、r1进行PCR扩增。已知R1比r1片段短。从扩增结果(下图)推测可抗病的植株有。(下有图)

    ②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将甲、乙、丙三重品种中的抗病基因整合,选育新的纯合抗病植株,下列育种步骤的正确排序是

    a.甲×乙,得到F1

    b.用PCR方法选出R1R1R2R2R3R3植株

    c.R1r1R2r2r3r3植株×丙,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

    d.用PCR方法选出R1r1R2r2R3r3植株,然后自交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

    (3)、研究发现,水稻的抗病表现不仅需要自身抗病基因(R1、R2、R3等)编码的蛋白,也需要Mp基因(A1、A2、A3等)编码的蛋白。只有R蛋白与相应的A蛋白结合,抗病反应才能被激活。若基因型为R1R1r2r2R3R3和r1r1R2R2R3R3的水稻,被基因型为a1a1A2A2a3a3的Mp侵染,推测这两种水稻的抗病性表现依次为
    (4)、研究人员每年用Mp(A1A1a2a2a3a3)人工接种水稻品种甲(R1R1r2r2r3r3),几年后甲品种丧失了抗病性,检测水稻的基因未发现变异。推测甲品种抗病性丧失的原因是
    (5)、水稻种植区的Mp是由不同的基因型组成的群体。大面积连续种植某个含单一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将会引起Mp种群 , 使该品种抗病性逐渐减弱直至丧失,无法在生产中继续使用。
    (6)、根据本题所述水稻与Mp的关系,为避免水稻品种抗病性丧失过快,请从种植和育种两个方面给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