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8-06-2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侯氏制碱法     B、蚕丝纺织     C、火药应用     D、粮食酿酒
  • 2. 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A、铁    B、铝    C、硅    D、
  • 3.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高锰酸钾    B、蔗糖    C、植物油    D、面粉
  • 4. 下列方法可用于除去污水中可溶性有色物质的是(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静置
  • 5. 下列用品,利用了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真丝围巾    B、 玻璃水杯    C、 塑料玩具    D、 不锈钢餐具
  • 6.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B、 收集的氧气验满    C、 比较锌和铁的活泼性    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7. 化学肥料对粮食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能作磷肥的是(   )
    A、NH4HCO3 B、CO(NH22 C、KNO3 D、Ca(H2PO42
  • 8.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闻到花香——分子不断运动 B、氧气助燃,氢气可燃——分子的质量不同 C、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D、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间有间隔
  • 9. 下列数据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常温),其中呈碱性的是( )

    pH

    3.5~4.5

    2.9~3.3

    6.3~6.6

    7.6~8.0

    食物

    A.葡萄汁

    B.苹果汁

    C.牛奶

    D.鸡蛋清

    A、A    B、B    C、C    D、D
  • 10. 图中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钠的原子序数为11 B、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 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
  • 11.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氧气可用做燃料 C、铜丝用做导线    D、二氧化碳可用做气体肥料
  • 12.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D、图书、档案着火时,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 13. 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瓶内气体(   )

    A、分子体积变小 B、分子质量变小 C、分子数目减少 D、分子间隔变小
  • 14.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晶体。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石墨烯,也可以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石墨烯具有许多“极端”的物理性质。石墨烯的硬度比最好的钢铁强100倍。石墨烯是世界上导电性最好的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不存在石墨烯 B、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C、烯用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 D、石墨烯有许多“极端”的物理性质,是因为其具有特殊的结构
  • 15. 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对比可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②③对比可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 D、实验中红磷不燃烧,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 16.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

    将粗盐研碎,溶解、过滤、蒸发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B

    通入氧气后,点燃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C

    往CaO中加入水,测温度

    证明CaO能与水反应

    D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除去Na2CO3中NaOH

    A、A    B、B    C、C    D、D
  • 17. 以下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中,不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

    A、操作Ⅱ B、操作Ⅲ C、操作Ⅳ D、操作Ⅴ
  • 18. 把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下列对于滤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Cu    B、只有Zn C、一定有Zn和Cu    D、一定有Cu,可能有Zn
  • 19.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将其应用于医药临床,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是氧化物 C、该物质的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90:11:40 D、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2个原子构成
  • 20.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各组物质中,能使U型管内a端液面上升的是(   )

    A、硝酸铵和水    B、镁条和稀盐酸    C、生石灰和水    D、氢氧化钠和水

二、流程题

  • 21. 碳酸饮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如可乐、雪碧、汽水等。生产碳酸饮料的主要流程如下:

    (1)、步骤Ⅰ的操作是
    (2)、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其反应类型为
    (3)、成品饮料中所含的溶质有(至少写出2种),写出成品饮料中含有的微观粒子符号(至少写出2种)。

三、简答题

  • 22.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1)、(一)C60可用作吸氢材料,其原理是C60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氢化物;该氢化物在80 ~ 215 ℃时,又会分解放出H2

    C60属于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单质       B、化合物        C、混合物
    (2)、求算C60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
    (3)、C60可用作吸氢材料是利用了其(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4)、(二)铝是目前最经济实用的材料之一。

    由铝制成的铝箔厚度仅为0.01 mm,广泛用于食品包装等。铝能制成铝箔,主要利用的铝的性质是

    (5)、铝箔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某小组同学用铝箔做了如下实验:将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铝箔逐渐变软,中间有液体被外面的固体包裹住。由此可以推测氧化铝的熔点比金属铝(填“高”或“低”)。
  • 23. 含有相同离子的盐具有相似的性质。
    (1)、往MgCl2、NaCl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物出现,这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存在(填离子符号)。
    (2)、往Cu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和CuSO4与NaOH溶液反应的现象相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向CuCl2溶液中加入光亮的铁钉,充分反应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上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图中反应后溶液中“ ”代表的离子符号

  • 24. 如图是A物质和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  列问题:

    (1)、从溶解度曲线图可获得的主要信息是(写2条):

    (2)、在我们熟悉的物质中,符合图中a的溶解度曲线的物质是
    (3)、40℃时,将30g B物质放人50g水中,充分搅拌,此时溶质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现将该溶液降温至20℃,析出固体g。
  • 25.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锥形瓶中的现象是:
    (3)、图中所示称量的质量是g。

四、科学探究题

  • 26. (一)19世纪末,科学家瑞利通过如下两种方法制得氮气,并测得其密度,从而导致了科学史上的某项重大发现。请你参与氮气的科学发现过程。
    (1)、方法Ⅰ:利用空气分离出氮气

    实验步骤

    解释或结论

    ①将清新洁净的空气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通过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通过浓硫酸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

    ②将气体通过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提示:反应不能生成新的气体)。

    请写出能用于除去氧气的物质名称:

    ③收集剩余气体,并测定该气体的密度。

    密度:1.257 2 g˙L-1


    (2)、方法Ⅱ:用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NH4Cl)反应制取氮气,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钠和一种常见的液态物质。测得由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0 8 g˙L-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3)、讨论:瑞利教授经过多次严密的实验,发现方法Ⅱ测得的氮气密度均小于方法Ⅰ,试分析其原因为
    (4)、(二)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可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根据下表数据判断.

    物质

    H2

    N2

    O2

    NH3

    沸点/℃

    ˗252.8

    ˗195.8

    ˗183.0

    ˗33.35

    工业上制取氧气,控制温度在˗195.8℃<T<℃时,可以将液态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分离开.

  • 27. 案例分析及实验探究:

    (1)、案例一: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相同。
    (2)、案例二: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描述此实验的实验现象:
    (3)、实验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如下

    ①仪器X的名称是

    ②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能作为发生装置的有(填字母,下同)。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 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③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收集一段时间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观察到火焰熄灭,则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五、填空题

  • 28. 化学兴趣小组对“锌与稀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①可能与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②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

    【设计并实验】兴趣小组用100mL不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5g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下实验(时间为3分钟)。

    编号

    硫酸的质量分数

    (均取20mL)

    锌的形状

    (均取1g)

    氢气的体积(mL)

    (均收集3分钟)

    1

    20%

    锌粒

    31.7

    2

    20%

    锌片

    50.9

    3

    30%

    锌粒

    61.7

    4

    30%

    锌片

    79.9

    (1)、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下图所示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则正确的链接顺序是:氢气→(填导管口序号)。

    (3)、【收集证据】

    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

    【得出结论】依据上表得出的结论是

    (4)、【反思评价】

    下表是兴趣小组第①组实验根据前6分钟记录详细数据(每分钟记录一次产生氢气的体积)。

    时段(均为1分钟)

    第1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第6分钟

    H2的体积/mL

    3.1

    16.7

    11.9

    9.6

    7.6

    6.0


     请解释锌与稀硫酸反应由快变慢的原因

    (5)、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可能还会受因素影响,如果用实验验证该因素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该控制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则相同。

六、综合题

  • 29. 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查阅资料】BaSO4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实验一】同学们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一定量4种溶液于试管中,再分别滴加少量的稀硫酸。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1号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2号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3号试管中………..

    4号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1)、3号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2)、4号试管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提出问题】3号、4号试管中的现象能证明硫酸与Na2CO3、BaCl2发生了复分解反应。1号、2号试管中均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如何证明硫酸与NaOH、NaCl是否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实验二】同学们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5号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滴加一定量稀硫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6号试管中始终无明显现象


    5号试管中的现象能证明NaOH与稀硫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下图为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4)、【反思与评价】

    同学们发现3号、4号试管中的微粒数也有变化:4号试管中的Ba2+、SO42-因生成沉淀而减少,3号试管中减少的微粒是

    (5)、欲进一步探究2号试管中的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又补充了以下实验。

    该实验证明两种物质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请结合实验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滴加石蕊溶液的目的是

    ②试剂1和现象1分别是

    (6)、根据此次探究活动,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B.从微观上看,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某些离子相互结合使离子数目减少


    C.判断化学反应发生,可依据有新物质生成,也可依据某一反应物消失


    D.证明复分解反应没有发生,可验证某一反应物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