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8-06-19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颜色    C、密度    D、沸点
  • 2. 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Zn    B、Al    C、Ag    D、Fe
  • 3. 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   )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 4. 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氯原子的是(   )
    A、2Cl    B、2Cl-    C、Cl2    D、2Cl2
  • 5. 下列数据是一些物质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汁(2~3)    B、酱油(4~5)    C、西瓜汁(5~6)    D、胡萝卜汁(6~7)
  • 6. 一种“人工固氮”的方法是:6H2O+2N2 = 4NH3+3O2 , 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7. 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减少,这说明(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间隔变小    D、分子的体积很小
  • 8. 下列仪器中,可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反应容器的是(   )
    A、蒸发皿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 9. 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潮汐能 B、太阳能 C、风能 D、石油
  • 10. 下列现象中,能用于判断铁丝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火星四射    B、放热    C、生成黑色固体    D、铁丝减少
  • 11.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相同温度时,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C、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仍是饱和溶液 D、分别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12.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

    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D. 用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 13. 铝可制成蒸锅,主要利用铝的延展性和性。
  • 14. 中草药煎制过程:①冷水浸泡  ②加热煎制  ③箅渣取液  ④灌装保存。其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15. 用炉灶清洁剂(主要成分NaOH)清洗炉灶时,应戴上橡胶手套,其原因是
  • 16. “自热米饭”加热原理:生石灰与水接触放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 某种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燃料甲醇,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甲属于单质                       B、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 C、丙由三种元素组成                 D、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 18. 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Fe、CO2、H2SO4、Ca(OH)2、CuSO4 5名“队员”组成,比赛中,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1)、C位置“队员”所代表的物质是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19. 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实验

    a、c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


    b、d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

    (1)、甲实验的目的是
    (2)、乙实验,若电解18g 水,则试管2内得到的气体质量为g 。
    (3)、丙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20. 某同学利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1)、该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
    (2)、燃烧结束时,试管里剩余气体主要是(填化学式)。
  • 21. 利用下图装置完成A或B两个实验。请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A

    B

    挤压滴管1,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240℃以上。

    ⑴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燃烧管中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其原因是

    挤压滴管2,一段时间后,微热燃烧管至80℃。

    ⑴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结论,对应的现象是

三、科学探究题

  • 22.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菠菜豆腐”是我国的传统菜肴,近年来,有关“菠菜豆腐”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钙吸收率方面。菠菜中富含易溶于水的草酸,若单独吃菠菜,其中的草酸会结合胃内食糜中的部分铁和锌,还能够进入血液,沉淀血液中所含的钙。而将豆腐与菠菜同食,豆腐中的可溶性钙与菠菜中的草酸结合成不溶性的草酸钙(CaC2O4)沉淀,既能够保护食物中的铁和锌等元素,还能保证人体内的钙不被草酸结合。因此,豆腐与菠菜同食仍不失为一个好的搭配。

    研究人员以新鲜菠菜和新鲜豆腐为材料,进行了“菠菜豆腐”烹调方法的研究。

    (实验1)探究菠菜质量对菜肴中可溶性钙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

    豆腐/ g

    10

    10

    10

    10

    10

    菠菜/ g

    5

    10

    15

    20

    25

    可溶性钙/总钙

    0.364

    0.287

    0.186

    0.125

    0.088


    (实验2)探究菠菜焯水时间对菜肴中可溶性钙含量的影响。

    用100g豆腐和250g菠菜(焯水时间不同)制成菜肴,测定每100g“菠菜豆腐”中可溶性钙的质量,结果见下图。

    以上研究表明,烹调“菠菜豆腐”时,如能适当减少菠菜的比例,并预先将菠菜焯水,则豆腐中钙的吸收率将会显著提高。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可溶性钙中的“钙”是指(“钙单质”或“钙元素”)。
    (2)、豆腐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
    A、维生素           B、糖类           C、蛋白质          D、油脂
    (3)、结合实验1的数据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
    (4)、用焯水后的菠菜制作“菠菜豆腐”,能提高可溶性钙含量的原因是
    (5)、草酸钙在高温下完全分解可得到两种气态氧化物和一种固态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 小明发现生物老师将一勺白色粉末加入鱼缸后,水中有气泡产生,奄奄一息的鱼很快就活蹦乱跳,于是对这种“白色粉末”产生兴趣,与小刚一起进行了相关探究。
    (1)、实验准备

    ①查阅资料: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Na2CO4),常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氧气。

    ②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和Na2CO3两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溶液变红色

    加入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现象Ⅰ

    加入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现象

    现象Ⅱ

    加入 1%的CaCl2溶液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加入 0.1%的C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溶液变浑浊

    表中的现象Ⅰ为 , 现象Ⅱ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过程

    实验1:检验气体

    小明用白色粉末和水反应制取并收集产生的气体时,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  经检验该气体是氧气。

    实验2:检验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

    【猜想假设】小明猜想:Na2CO3       小刚猜想:Na2CO3和NaOH

    【进行实验】小明取实验1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

    【表达交流】①小刚对小明的实验方案提出质疑,他的理由是

    ②为了证明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你的实验方案是

    (3)、反思拓展

    根据上述探究可知,保存该白色粉末时应注意

四、流程题

  • 24. MnCO3用作涂料和清漆的颜料。MnCO3不溶于水,100℃时开始分解。以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为原料制备高纯MnCO3的流程如下:

    (1)、反应塔1中的反应为:MnO2+SO2=MnSO4 , 其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2)、洗涤塔中喷水的目的是
    (3)、烘干塔中需选择“低温”干燥的原因是
    (4)、上述流程中的产品除高纯MnCO3外,还有

五、实验题

  • 25. 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K1、K2均已关闭。

    实验装置

    实验1

    实验2

    Ⅰ. A中盛有水,液面浸没下端导管口,B中盛有含酚酞的NaOH溶液

    Ⅱ.将注射器中的浓硫酸注入A中,并保持注射器活塞不动,充分接触后,打开K1和K2

    Ⅰ. A中充满CO2 , B中盛有一定量的水

    Ⅱ. 将注射器中的NaOH溶液(足量)注入A中,充分反应后,打开K1和K2

    (1)、检查A装置气密性:向下推注射器的活塞,松手后活塞恢复至原位,该现象说明
    (2)、实验1观察到A中液体流入B中,B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3)、实验2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其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