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8-06-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全村人致富,村干部整天上窜下跳 , 忙得不亦乐乎。 B、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C、小张同学匠心独运 , 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D、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任何一项重大决策的实施和出台,必定要经过反复酝酿、深思熟虑、周密安排。 B、由于有关部门的一系列关爱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C、我无时无刻都听见她召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都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D、广场舞噪音扰民的问题是近几年来警方面临的社会治安综合管理的一个突出难题。3. 下列关于《骆驼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同情。 B、刘四爷不愿女儿嫁给一个臭拉车的,更害怕祥子以女婿的身份继承他的家产,虎妞为了生计只得忍气吞声,不敢与父亲撕破脸。 C、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祥子依次在夏先生、曹先生、杨先生家拉包月。 D、刘四爷将车厂倒卖给了西城一家车主,虎妞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失望,大哭一场后给祥子一百块,买下了同院老马的一辆二手车。
二、字词书写
-
4.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lì
zuò
尽心血
愧
污秽
门槛
三、句子默写
-
5.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或写出相应作者、诗题。(1)、 ,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2)、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3)、杨花榆荚无才思,。(韩愈《晚春》)(4)、 , 明月来相照。(王维的《竹里馆》)(5)、 , 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6)、士别三日,。(《孙权劝学》)(7)、《木兰诗》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 。
四、文言文阅读
-
6. 解释下列划线字。
①释担而立
②但微颔之
③愿为市鞍马
④蒙辞以军中多务
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②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③ , 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④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果蔬:泛指菜肴。③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④脔:切成块的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因谒公
②觉饥甚而不敢去
③其人已心怪之
④果蔬皆不具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以我酌油/知之 B、吾射/不亦精乎 C、萧氏子盛服/而往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
②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4)、从文段看,王安石是怎样的人?五、现代文阅读
-
8. 根据下面文段,回答相关问题
【甲】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乙】愣愣磕磕的,祥子看着抗夫把棺材埋好,他没哭。他的脑中像燃着一把烈火,把泪已烧干,想哭也哭不出。呆呆的看着,他几乎不知那是干什么呢。直到头儿过来交待,他才想起回家。
(1)、甲文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什么?(2)、乙文中祥子“想哭也哭不出”的原因是什么?9.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老王(节选)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第一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文末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我”为什么感到“愧怍”?10.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温暖的小刀
马德
①那年春末,我到一所中学去监考。
②发卷的时候,我发现,靠近讲台的一个女生怪怪的,左手藏在袖口里,遮遮掩掩,不愿伸出来。和我一起监考的,是另一所学校的一位女老师。大约,她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随后,我俩便开始留意这个女生。在我们想来,她袖口里的那只不愿示人的手,一定藏着什么秘密。
③考场里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全神贯注地答题。只有这个女生,一边答题,一边有意紧藏着她的那只手,一边还不自觉地环顾着左右,神色紧张而怪异。这愈加坚定了我们的怀疑:她的手里一定攥着小纸条或者其他用来作弊的什么东西。
④然而,我们错了。半小时后,也许女生做题做得太过专注,一不小心,露出了自己的左手——天哪,这个女生的左手居然没有手指头。
⑤原来,她竟是一个有残疾的学生!
⑥这多少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愧怍之余,不禁心生悲悯。那位女老师,更是一脸的痛楚,小声地嘟囔着:“怎么会是这样,多可怜的孩子啊,多可怜的孩子。”
⑦考试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一道地理题需要改动。办公室送来了一沓纸片,纸片上,印着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地形图。我们分发给了学生,然后让他们各自粘贴在试卷的答卷纸上。由于是临时赶印出来的,太过匆忙,这些纸片裁剪得很粗糙,考生们只有自己动手把四个毛边撕去,大小合适,才能贴在试卷上。
⑧这下,可难为了这个女生。大约,她还是不愿让别人看到她的那只手,就用左胳膊使劲压紧纸片,右手一点一点地撕。可是,那张小纸片仿佛不听话,只要她一用力,就从她的胳膊下跑出来,再压下去,再跑出来。她急得都有些冒汗了。
⑨“这位女同学,我可以帮你吗?”女老师走过去,俯下身子,声音低低地征询女生的意见。女生抬起头,看了看,迟疑了一下,还是把纸片给了她。
⑩然而,女老师并没有立即动手,她把那张纸片放在讲台上后,便在满考场里寻找着什么。我有些纳闷,这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嘛,她究竟想要干什么呢?
⑪不一会儿,女老师从一个学生那里找到了一把小刀。然后,她坐在讲台前,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裁着那张纸片,“哧——哧——”,小刀割裂纸片的声音很好听。我和女生看着她做这一切。说实话,那一刻,女老师慈祥得像坐在讲台前的一尊佛,她专注的神情,仿佛是在完成一件精致的手工艺品。
⑫随后,她微笑着把这张小纸片轻轻地放在女生的桌子上。女生欠了欠身子,低低地说了声谢谢。她拍了拍女生的肩膀,说,赶紧答题吧,便走开了。
⑬然而,我还在纳闷着。一张小纸片,用手也完全可以撕得很整齐,为什么一定要找把小刀来呢?
⑭考试结束后,我道出了心中的不解。那位女老师笑了,说,这个女生所残缺的,是一只手。我不想在她面前,用自己灵巧的手指头去撕那张纸片,那样的话,会撕碎这个女孩的心。我满考场去寻找一把小刀,就是想借助小刀,避开对她的这种伤害。”
⑮一直以来,小刀在我心中不过是一片冰冷的铁片而已。而那年春天我懂得了,原来即便是锋利而冰冷的一片小刀,也会裁剪出人性的温暖来。
(1)、通读全文,说说第②段末句中“秘密”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分条陈述。(2)、作者对女生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3)、本文的人物细节刻画尤为精彩,请对第⑪段中划线句进行赏析。(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六、诗歌鉴赏
-
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注释】白日:指阳光。
(1)、第一,二两句写出了“苔”怎样的特点?(2)、“借苔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本诗借“苔”表达了怎样的哲理?七、命题作文
-
12. 从那天开始,我明白了父母的唠叨是最动听的歌曲;从那天开始,我知道了朋友不只是一起玩耍的伙伴;从那天开始,我发现我已不满足于小小的空间而渴望飞翔……同学们,生命的旅途中总有一天留在你我心里,深深的烙上了印记,永远无法抹去。
请以“从那天开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写自己的生活,写出真情实感;(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不少于600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