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凡片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8-06-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恶(zēng)    古(gèn)     问(jié)      辱(wū) B、育(bǔ)      默(qiè)     鸣(háo)      门(kǎn) C、补(jiào)    凹(dàng)    堂(lòng)     红(yān) D、(zuò)     咽(gěn)     水(xián)     气冲牛(dǒu)
  • 2.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察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B、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C、班长是个非常负责任的人,他每天切切察察 , 班上发生的每件事他都清楚。 D、当初他对奶奶的病不以为然 , 结果那次竟成了永别。
  • 3.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我内心的永恒。 B、我看她眼眶微红,不禁担心的问:“怎么了?你。” C、“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D、我校开展了《学习雷锋好榜样,师生创文在路上》的志愿服务活动。
  • 4.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通过并推广了“美丽乡村游”的旅游政策。 B、他这次成绩考得很出色,不仅在学校排在前十名,而且在班上也名列前茅。 C、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D、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晨检,进一步落实流感防控的措施。
  • 5. 下列各项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它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黄河颂》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由冼星海作词,光未然作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 C、《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怀念。文章选自小说集《呐喊》。 D、《台阶》一文把“台阶”作为线索,来反映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付出了艰苦代价。
  • 6. 对题目《①谁②是③最④可爱⑤的⑥人》词性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名词;②助词;③形容词;④动词;⑤代词;⑥代词 B、①名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代词;⑥名词 C、①代词;②助词;③介词;④动词;⑤助词;⑥名词 D、①代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助词;⑥名词

二、综合性学习

  • 7.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qiàn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坐上,或抱着冰yǔ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yì。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lóu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 8. 名著阅读及综合学习。   
    (1)、《骆驼祥子》这部作品的作者是。祥子一生最大的梦想是。文中除了祥子外还塑造了很多典型人物形象,其中好人有 , 坏人(反面形象)有(各举1个典型人物名字)。
    (2)、祥子共有三次买车的经历,根据你了解的内容填写下表。

    买车经历

    资金来源

    结果

    第一次

    自己拉车所得

    第二次

    卖骆驼及拉车攒钱

    第三次

    买了车,虎妞死后,卖车葬虎妞。

三、句子默写

  • 9. 默写。                                                   
    (1)、 , 何人不起故园情。
    (2)、故园东望路漫漫,
    (3)、 , 弹琴复长啸。
    (4)、万里赴戎机,
    (5)、 , 寒光照铁衣。
    (6)、韩愈的《晚春》中描写暮春百花盛开的句子是
    (7)、写出一句有关“爱国”的诗句。

四、诗歌鉴赏

  • 10.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早作

    裘万顷(宋)

    井梧飞叶送秋声,篱菊缄香待晚晴。

    斗柄横斜河欲没,数山青处乱鸦鸣。

    【注释】①井梧:井边的梧桐树。②缄:包藏。③斗:北斗星。④河:银河。

    (1)、诗中“井梧飞叶”与“”的景致非常具有秋天的味道。诗句“”点明了文题中的“早”字,意为此诗是诗人在黎明破晓之时创作。
    (2)、诗人怎样营造出山中清晨宁静的氛围?请结合第四句做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 11.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的含义。

    射于家圃

    ②尔敢轻吾射

    ③但微

    汝先人志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敢轻吾射/能辨我是雄雌 B、微颔之/当涉猎 C、睨之,久而不/旦辞爷娘 D、但手熟/安敢轻吾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③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4)、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六、现代文阅读

  •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借你一个微笑

        李俊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阅完的试卷一发下,我发现他眉头又锁到一起了,他只得了58分。

        一个从来不及格的学生,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

        我合上教案面无表情地走出了教室,李俊跟了上来,他喉头动了一下,然后眼泪就要掉下来了。我站住,等他说话。同学们也围了上来,他的脸涨得通红。我静静地站着,希望他能开口,但他的嘴唇好像紧紧锁住了似的。

        他递过一张纸条:老师,我的物理太差,您能不能每天放学后为我补一个小时的课?

        我可以马上答应他,但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决定“迂回”一下。我牵着他的手到僻静处说:“老师答应你的要求,可这两天我太忙,你等等好不好?”他有些失望,但还是点点头。我知道他中计了,接着说:“你必须先借一样东西给我!”他着急起来,可还是说不出一句话。

        “你每天借给我一个微笑,好不好?”

        这个要求太出乎他的意料,他很困惑地看着我。我耐心地等待着,他终于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

        第二天上课,我注意到李俊抬头注视我,我微笑着,但他把脸避开了,显然他还不习惯对我回应。我让全班一起朗读例题,然后再让他重读一遍。他没有感觉我为难他,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读了。也许想起了昨天对我的承诺,读完后,很困难地对我笑了笑。见他这样,我心生一计,又给他设置了一道障碍。我说,你复述一下题目的要求,这回他为难得快要哭了。不少同学对他的无能表现得很不耐烦,七嘴八舌地争着说起来,我制止住了大家。他终于张口了,语无伦次。我笑着让他坐下。

        他开始和同学来往了,一起上厕所,回教室……这样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提为他补习的事。一天下课李俊又拦住我,我知道他要干什么,很幽默地向他摊开手。他一愣:“老师您要什么?”我说,你写给我的条子呀。他笑了:“我不写条子了,您给我补补课吧。”我面带笑容:“功课你不必着急,到时我会主动找你的,但我向你借的你还没给够我。”

        “好的,我一定给足您。”等他高高兴兴又蹦又跳地走出好一段路后,我才像想起来什么似的把他叫回来,递给他一张纸条,那里有我为他准备的一道题。我告诉他,一天之内把它做出来,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独立完成。我知道,他宁可“独吞”,也决不会和同学讨论的。这正是性格内向学生的最大弱点。下午他说还没做出来,我有点不高兴,说晚自习你还没做好,我可要收回承诺了。晚自习时我见他站在一个男生边上,忸忸怩怩很不自然的样子,我得意地笑了。就这样我先后为他写了4张纸条,题目一次比一次难。后来,纸条一到手他就迫不及待地和同学们争论开来。

        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看来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新学期刚开学,李俊休学了,因为他爸遇车祸瘫痪了,而他自小就被妈妈遗弃了——这也是他忧郁的一个原因。我有些担心,一个连话都不大愿说的少年,能担负起养护父亲的责任吗?

        星期天,我和几位朋友到茶室聊天。刚坐下就被一群小孩子围上了,硬要为我们擦皮鞋。只有一个小孩没冲进来,在外面吆喝着:擦皮鞋,擦皮鞋!……离开茶室,我从那个小孩子面前走过时,发现那孩子竟是李俊!

        “老师,让我为您擦一次皮鞋吧。”他说,脸上没有腼腆也没有沮丧。我答应了,伸过鞋子让他很用心地擦着。他一边擦一边说,他虽然不缠人,生意也不错。顾客告诉他,他的笑容很好看。

        我说是吗?他又笑着告诉我,不久他还会复学的。他学会了笑,他的笑让他挣半天钱也能养活他和爸爸了。

        我也高兴起来,我说我一定等你回来。可转过身,我的泪水就出来了。李俊大声地在后面喊:“老师您要笑呀,您不要哭!”我点点头,反而呜咽有声了。

        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是他为我补了一堂人生课。

    (1)、为了让李俊每天能够借给“我”一个微笑,作为老师的“我”具体做了哪几件事?请概括作答。
    (2)、第③自然段中画线语句是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李俊什么样的心理?
    (3)、作者在第11自然段写道:“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看来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而在小说结尾却又说“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这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简要作答。
    (4)、简述题目“借你一个微笑”的含义。
  • 13.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世界那么大,我想带您去看看

    麦子

        母亲今年60多岁,本就不瘦的她这些年像吹了气一样地愈加胖起来。由于胖,她婉言谢绝我让她入住大城市的邀请,固执地留守在老家,上午遛遛弯,下午打会儿小麻将,每月靠着不多的养老金,自娱自乐,怡然自得。

        那日,我带女儿旅游回来,照例给母亲打电话,像过去那样不厌其烦地描述所到之处的风景和趣闻。母亲一向爱听这些,边听还边好奇地问:上海真的繁华热闹吗?南方的春天跟北方一样吗?故宫里还有宫女吗?她的问题稀奇古怪,总让我的小女儿跟我吐槽,“妈妈,姥姥真土。”

        我见过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乌黑的长辫子、闪亮的大眼睛、唇红齿白、衣着时尚,一点儿都不土。母亲的心很大,即使经济困顿,即使跟父亲经常有吵不完的架,但她仍旧对未来有热切的盼望,偶有闲暇总是跟我说,“外面的世界大着呢,妈是没有机会了,希望你能有一天走出去,带着妈的眼睛啊好好看看。”说这些时,母亲的眼神悠远。

        终于,我考上了大学,过上了自己想过的生活,能看到自己想看的风景。但是母亲却像个被故乡囚禁的犯人,一日日苍老下去。偶尔跟她提出想要带她去旅行,她态度坚决地摇头,嘴里还嘟囔着,“不去不去,那得花多少钱啊。”看到我失望,她还不忘安慰说,“妈知道你孝顺,不是钱的问题,是妈年纪大了,又胖,实在不想动了。”

        有一次带孩子旅行,见到同行的朋友竟然带着年迈的父母,我无比羡慕地说,“你真幸福啊,还能说动他们,我爸妈死活不来。”她欲言又止,随后才偷偷告诉我,“全天下的父母啊都是怕给孩子增加负担。这次肯来,是因为我说老年人免费,这才给哄来的。”

        瞬间,我心有所动。

        那年5月,我便有预谋地把母亲接到家中小住。一日,假装无意说,“有个免费旅行活动,你去不去?”母亲眼前一亮,“不花钱的当然去。”然后眼神又黯淡下去,“谁那么好,让免费去啊?”我一本正经地说,“这不母亲节快到了嘛,人家搞活动呢。你不去我让别人去了啊。”母亲这才笑开了,“去,去。”

        我揶揄她,“您不是说不爱旅行吗?”母亲羞赧地笑了。

        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带着母亲旅行。到哪里,她都紧紧牵着我的手,我也第一次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她的衣食住行,看着她第一次坐飞机的忐忑不安,看她痴迷地看海,看她欢笑着赤脚走在沙滩上,看她吃着那些普通的团餐还赞不绝口,心里欢喜雀跃。

        最后一晚,临睡前,她眼睛红红地跟我说,“怎么感觉这几天就像做梦一样,从小我就想看看大海,一晃这么多年了。还是有个闺女好啊,替妈把这梦给圆了。”

        我鼻子一酸,我其实早就应该想各种办法带她出来看看。

        还没等再次出发,她却病倒了。病榻之上,我鼓励她说,“您不是还想去草原吗,还想看看长城看看毛主席的遗像吗?我刚成为上次那个旅行社的VIP会员,能参加很多优惠活动,只要好起来,咱们年年都能去旅游。”

        母亲微笑着摇摇头,絮絮叨叨跟我说起了我的不易:一个人在大城市打拼,工作不是过去的铁饭碗,女儿琴棋书画都要学,还背着重重的房贷,经济负担太重了。她实在不忍心我在她身上浪费一分钱。

        看我边听边哭成泪人,母亲的眼眶也红了,用温热的手轻轻拍着我的手,“别替妈打算了。妈年纪大了,走不动了。你的眼就是妈的眼,你看到了,妈也就看到了。”

        我反将那只苍老粗糙的手紧紧握在手里,流着泪倔强地像是对她说也像是对自己说,“不,我看到了跟您看到了也不一样。世界这么大,我看到了,也想带您去看看。”母亲忙不迭地答应,在泪水中笑成一朵好看的菊花。

        虽然她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了,但我会用她喜欢的方式,携着她,陪她看穷其一生渴望看到的风景,世界那么大,我只想带她去看看。

    《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母亲眼前一 , “不花钱的当然去。”然后眼神又黯淡下去,“谁那么好,让免费去啊?

    ②说这些时,母亲的眼神悠远

    (3)、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人物描写或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A.她态度坚决地摇头,嘴里还嘟囔着,“不去不去,那得花多少钱啊。”

    B.母亲忙不迭地答应,在泪水中笑成一朵好看的菊花。

    (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七、命题作文

  • 14.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过往让人难以忘怀,或是一种亲情,或是一种友谊,或是曾经逝去的蓝天,或是童年流过村前的潺潺小溪。这些美好的记忆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成为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因为它们的曾经陪伴,我们才会感觉到成长的路上阳光多于阴雨,温暖多于寒冷。这些曾经的美好,我们怎能忘记?

    请以“怎能忘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认真审题,力求写出真情实感。(2)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请工整规范地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