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Ⅰ

试卷更新日期:2017-01-0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去体验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那么你应该到(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 C、浙江余姚 D、云南元谋
  • 2. 居住方式的不同标志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在(   )

    A、洞顶上     B、山洞里     C、半地穴式房屋里       D、干栏式房屋里
  • 3. 炎帝、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生活的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情节是(   )

    A、蚩尤发明指南车打败炎帝 B、仓颉创造了文字 C、隶首发明了算盘 D、伶伦制作音律
  • 4.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歌曲《国家》的歌词。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

    A、炎黄部落打败蚩尤 B、夏王朝的建立 C、禅让制的实行 D、制定历法,称“夏历”
  • 5. 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最大代表性的是 (   )

    A、纺织业 B、制瓷业 C、青铜制造业 D、造纸业
  • 6.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 7. 下列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A、马陵之战 B、桂陵之战 C、牧野之战 D、长平之战
  • 8. 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   )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
  • 9. “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其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 10. 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春秋》——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B、孟子—《道德经》——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 C、孔子——《论语》——“仁” D、韩非子——《孙子兵法》——“兼爱”、“非攻”
  • 11. 秦朝是世界上的大国,疆域广阔,其疆域南到(   )

    A、陇西 B、长城 C、东海 D、南海
  • 12. 秦朝以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基于以下哪一制度(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厂卫制
  • 13. 秦朝历经二世而灭,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共存在(   )

    A、10年 B、15年 C、25年 D、30年
  • 14.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   )

    A、武王伐纣 B、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C、刘邦项羽反抗暴秦 D、南宋梁山伯农民起义
  • 15. 西汉初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西汉采取了诸多措施来恢复经济,其中不包括的是(   )

    A、休养生息 B、重视农业 C、焚书坑儒 D、轻徭薄赋
  • 16. 汉武帝时期发明的新的播种工具是(    )

    A、犁壁 B、耧车 C、水排 D、提花机
  • 17. 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的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 18.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为“它”出现奠定基础的是(   )

    A、郑和下西洋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张骞通西域
  • 19. 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是人类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下面哪一古代人物的创新体现过这一点(  )

    A、李冰 B、蔡伦 C、李时珍 D、毕昇
  • 20.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

    A、《楚辞》 B、《论语》 C、《诗经》 D、《史记》
  • 21.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   )


    A、 B、 C、 D、
  • 22. 《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中原人开始吃上石榴、核桃等食物最早应该在( )

    A、夏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 23. 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倒退 B、科技取得显著进步 C、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D、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加强
  • 24.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是(   )

    A、王羲之 B、祖冲之 C、贾思勰 D、顾恺之
  • 25. 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的是(   )

    A、王羲之的字 B、顾恺之的画 C、青铜器 D、石窟艺术

二、综合题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

    (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和“天下为家”分别指的是什么制度?它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的社会状况?

    (2)、从此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什么社会的发展阶段?这种社会包括哪些朝代?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享有特权)……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

    (1)、材料一中管仲“相桓公”结果是什么?桓公达此结果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卫鞅”的什么主张?这次变法对该诸侯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主要反映了商鞅变法哪些方面的措施?

    (4)、根据“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评价变法存在什么不足?

    (5)、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从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 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那时候,到处一片荒凉景象。牲畜奇缺,皇帝出门,都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样的马来拉车,将相只能乘牛车。大城市户口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二三。汉高祖路过一个县,先前有三万多户,现只剩下五千户,他还称道这个地方繁盛。”

    材料二:“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

    (1)、材料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何种状况?

    (2)、针对这一状况,汉高祖实行了一种怎样的政策?有何作用?

    (3)、汉高祖这一政策的具体内容有哪些(两例即可)?

    (4)、“文景时期”涉及的是哪两位皇帝?

    (5)、这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统治局面被称作什么?

    (6)、有了前几代皇帝的奠基,西汉终于在哪位皇帝时进入了鼎盛?

  • 29. 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影响,两者可媲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三个“低下”,一是生产力低下,二是行政效率低下,三是军队战斗力低下。一个“落后”是生产关系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方面下重手。

    ——摘自《“商鞅变法”精神实质的再思考》

    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树根),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之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为了解决三个“低下” 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秦国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判断,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孝文帝成功处理好“最大问题”具有哪些作用?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 你对改革有何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