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01-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 2. 从图中的两幅组成的画中,请你观察并判断两车的运动情况是(   )

    A、卡车运动,轿车静止 B、卡车静止,轿车运动 C、两车都运动 D、两车都静止
  • 3. 甲、乙两小车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 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 D、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
  • 4. a、b、c三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乙地,其中a车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到乙地;b车以速度v出发,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达到乙地时速度恰好还是v;c车也以速度v出发,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到达乙地时速度恰好也是v,三辆汽车运动时间分别为ta、tb和tc , 其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ta=tb=tc B、ta<tb<tc C、tc>ta>tb D、tc>ta=tb
  • 5.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 6. 关于如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 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 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
  • 7.

    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音调 D、琴弦的振幅
  • 8. 如图所描述的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电熨斗冒出的白雾   B、地上的冰雪消融 C、树叶上露珠的形成    D、寒冷空气中小草上的冰晶
  • 9. 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 10. 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 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
  • 11.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在被加热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会保持不变 B、舞台上用千冰(固态二氧化碳)制造白雾,是利用了干冰升华会形成二氧化碳气体 C、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是因为肉中的水会结冰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这是一个蒸发的过程
  • 12. 小红将一杯常温的开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图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 13. 一物体沿直线运动,以平均速度5m/s先运动20s后,又以10m/s的速度匀速向前运动50s,则物体在前400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14. 飞机实施人工降雨时,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升华热,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增大,冰晶下落时遇到暖气流(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雨滴,下落的雨滴相对地面是(运动/静止)的.
  • 15. 小明在家里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产生的,小明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笛声通过传到妈妈的耳朵里.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
  • 16. 2015年春节,小红去北方看雾凇,在公园看到温度计(寒暑表)如图所示,其量程为 , 当时气温为℃,温度计内的测温液体可能是表格中的

    物质

    (标准大气压下)

    沸点/℃

    凝固点/℃

    酒精

    78

    ﹣117

    100

    0

    水银

    357

    ﹣39

  • 17.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甲的气温(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房间乙的气温.

  • 18. 把烧红的铁棒浸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先后发生了两个物态变化分别是 . 用久了的电灯泡会发黑,这里钨丝先后发生的两个物态变化分别是

三、作图题

  • 19. 一辆电动玩具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上画出它的路程﹣时间图象.

  • 20. 一支合格的温度计,将液体泡沾上酒精,放在空气中,在图中画出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图象.(室温约为20℃)

四、实验探究题

  • 21. 对冰加热,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在此过程中,根据测量数据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中分析可知:

    (1)、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如果是晶体,熔点是℃.
    (2)、该物体熔化过程持续了分钟.
    (3)、在AB段过程中,物体的状态为
    (4)、由图象知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实验中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水蒸气形成的.
  • 22.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AB=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
    (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由静止开始下滑.
    (4)、vBCvAC(填“>”、“<”或“=”)
  • 23.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将会看到小球 , 这个现象说明;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叫做“共振”,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也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如果将甲、乙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则实验甲(能/不能)成功.实验乙成功,这是因为 . 在这个实验中,小球起的作用是

五、计算题

  • 24. 在火车站,通常可见到列车运行时刻表,其中T114次列车时刻表如下:

    停靠站

    到达时刻

    开车时刻

    里程/km

    上海

    18:00

    0

    蚌埠

    22:00

    22:15

    484

    济南

    03:04

    03:12

    966

    北京

    08:00

    1463

    由表中可知:

    (1)、从上海到蚌埠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列车从上海出发经多长时间到达蚌埠?
    (3)、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km/h?
  • 25. 汽车沿一平直公路以20m/s的速度行驶,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当汽车经过某处时,驾驶员按响喇叭,2s后听到回声,
    (1)、求:按喇叭时距山崖有多远?(V=340m/s);
    (2)、若按喇叭同时,汽车停止运动,驾驶员过多长时间能听到回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