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三

试卷更新日期:2018-06-0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中国古代史上结束长期分裂状态实现统一的朝代有(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 假如你是一位唐朝的读书人,从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经水路赴洛阳赶考。一定要经过下列哪一段运河( )

    A、永济渠 B、通惠河 C、通济渠 D、广通渠
  • 3. 小明为深入了解唐太宗,进行了探究性学习。下列可以为他提供最有效信息的文献是(    )

    A、 B、 C、 D、
  • 4.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 5. 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作为一位生活在宋代的普通市民,做不到(    )
    A、出门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B、阅读用活字印刷的书籍 C、用交子购物 D、跟随郑和船队一起到西洋游历
  • 6. “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诸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与该史料记载相关的生产工具是(    )

    A、水排 B、翻车 C、筒车 D、曲辕犁
  • 7. 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

    A、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 C、家都大都 D、灭亡西夏
  • 8.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 9. 福建省的漳湾“戚公祠”、福安的“戚公饼”,由来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

    A、收复台湾 B、抗击沙俄入侵 C、抗击倭寇 D、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 10. 使明清时的科学技术和西方近代科技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B、中国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C、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清朝文化专制、闭关锁国阻碍中国科技的发展 D、西方概念改变和数学的发展,推动了西方近代科技的诞生和发展
  • 11. 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强了与那里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的最主要条件是(    )

    A、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B、造船、航海水平高 C、郑和个人的素质 D、出航全体成员的努力
  • 12. 隋唐书法,名家辈出,在书史上留有“笔谏”美名的书法家是(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阎立本 D、王羲之
  • 13. 隋唐时期开凿的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 )

    A、龙门石窟 B、云冈石窟 C、乐山大佛 D、敦煌莫高窟
  • 14. 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要比欧洲早约400年。你知道毕昇所使用的活字是以下哪种?( )

    A、陶活字 B、木活字 C、金属活字 D、石刻活字
  • 15. 宋元时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下面属于这一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A、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B、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 16. 其史学地位与司马迁齐名,其著作被宋神字御批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    )

    A、《资治通鉴》 B、《史记》 C、《左传》 D、《汉书》
  • 17. 为我国美术史上,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的不朽作品的是(    )

    A、《清明上河图》 B、《秋郊饮马图》 C、《纺车图》 D、《耕获图》
  • 18. 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我国增设清明节、端午节等为法定节假日。这些节日早在宋代都有了,那时最受重视的节日是(     )
    A、重阳节 B、元旦 C、元宵 D、中秋
  • 19. 2007年是“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A、玄奘 B、鉴真   C、崔致远 D、马可·波罗
  • 20.

    如图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它的设计和建造者是(  )

    A、李冰 B、李春 C、赵普 D、郑板桥
  • 21.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科技(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

    A、《徐霞客游记》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 22. 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

    A、夏朝 B、明朝 C、秦朝 D、唐朝
  • 23.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 24. 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     )

    A、占城稻 B、玉米 C、甘薯 D、向日葵
  • 25. 下列组合错误的一组是(    )
    A、李时珍——《本草纲目》 B、徐光启——《农政全书》 C、贾思勰——《天工开物》 D、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材料分析题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界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
    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1)、上述材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种制度的反映?这一制度正式形成于什么朝代?唐朝对这一制度是怎样完善的?

    (2)、材料一中,唐太宗大力推行的这一制度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 27.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问题一: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

    (2)、问题二: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为加强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分别设立了哪两个机构?

    (3)、问题三:材料三记载的是哪个朝代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为了监察官民,明朝设立了哪些特务机构?在思想文化上又采取了什么措施?以上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问题四: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28. 阅读下列材料:
    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和北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的侵略,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广大爱国军民进行了三次英勇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在这三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中涌现出了两位民族英雄,他们高尚的精神品质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说的“三次英勇斗争”是指哪三次反侵略斗争?他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作为时代青年应如何肩负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 2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下图:玄奘西行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帝

    请完成:

    (1)、材料一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他要到哪里求取佛经?

    (2)、材料二中鉴真“航东海”的目的地是哪里?其中的“道艺”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唐朝时期的对外政策的特点?

    (4)、材料三中的“天朝”是指哪个朝代?“天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5)、对比以上两种对外政策,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以古鉴今?

  • 30.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清朝,西藏与中央政府联系更加紧密。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的主要事迹与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何联系?

    (3)、材料三体现了元朝怎样的历史趋势?

    (4)、试举一例说明材料四所说的“西藏与中央政府联系更加紧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